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5)AI会让人类的认知能力退化吗?

AI让我的能力更强了,还是更弱了?

方可成
Yuqi Zhang / 方可成
需要 14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5)AI会让人类的认知能力退化吗?
Photo by Milad Fakurian / Unsplash

不知你在过去一个月中,是否曾因为与DeepSeek的某段问答而感到惊叹、振奋,或者焦虑?当然,你也可能像很多人一样,对于追踪各家大语言模型的战况已经颇感疲惫。 

自2023年ChatGPT成为大众应用以来,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有关人工智能的事实、神话与谣言的世界。科技界领袖们发表的言论尤其吸引关注。譬如,OpenAI的创始人Sam Altman在2月初第N次发表预言:“十年之内,也许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能够比现今最具影响力的人完成更多的事。”在Altman们描绘的未来里,AI为千行百业赋能,把锁在象牙塔里的知识和工具转移给没有特权的人;最终,这场“最棒的、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将使全人类更加自由和进步。

但回到你的现实,在与AI越来越多的互动中,你是否关注过自己的变化?AI帮你做了越来越多的事情,你有没有担心过自己的能力会逐渐退化?被卷进这场AI革命的普通人,是否有办法积极应对这些加速到来的变化?

本期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我们就从近期两则关于生成式AI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研究聊起。

“认知卸载”与批判性思维

第一则研究来自微软剑桥研究院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根据这篇2月份发表的论文,研究者对319名每周至少使用一次ChatGPT、Copilot等生成式AI工具的知识型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对他们使用工具时的900多个实际案例建模后,衡量了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程度,并通过统计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最终的发现是,“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它可能会抑制人们对工作的批判性参与,并可能导致长期过度依赖这一工具,削弱独立解決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对照着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拆解,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情况。基于受访者的描述,研究者提炼出3种在AI辅助下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活动: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8)你问我答

政党制度与舆论极化、公共表达欲的保持、社会科学信息渠道推荐、香港本地资讯推荐、阅读英文新闻方法……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8)你问我答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7)当AI为三K党辩护

2025年3月,《洛杉矶时报》推出了一项新功能。该功能由生成式AI技术驱动,旨在为读者提供不同观点视角。然而,这项功能甫一亮相就引发丑闻,因为AI试图为臭名昭著的三K党辩护。 本期会员通讯将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还原AI的具体工作方式,试图发现问题成因,揭示AI在新闻业应用时可能出现的独特风险。 “AI 生成的内容可以无责任地随意重复任何言论” 3月3日,《洛杉矶时报》推出了名为“Insights”的AI驱动功能,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观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立场和相关议题的不同视角。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7)当AI为三K党辩护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6)再谈AI与人的认知能力

AI也会批判性思维了,人怎么办?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6)再谈AI与人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