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2)媒体应该如何报道AI?

媒体对AI的报道仍处在“炒作周期”的中间阶段。

林秋远 方可成
林秋远 / 方可成
需要 12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2)媒体应该如何报道AI?
Photo by BoliviaInteligente / Unsplash

从2022年11月Open AI首次面向公众推出ChatGPT以来,AI这个话题已经热了半年多。这段时间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绝对是媒体和社交媒体上最流行的议题之一,远比当初的比特币、元宇宙和Web3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在半年的时间节点上,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研究中心Tow Center发表了一则名为《媒体如何报道ChatGPT》(How the media is covering ChatGPT)的研究报告。今天的会员通讯,我们将依据这则报告,并结合微信生态中的“10万+”文章,看看国内外的媒体、自媒体是如何呈现AI技术的,并聊聊媒体应该怎样更好地报道AI。

AI报道的“炒作周期”

Tow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Media Cloud媒体数据库,分析了美国媒体对ChatGPT的报道趋势。下图是他们总结出来的趋势变化——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5)AI如何影响选举

69%的案例都是AI发挥了有害作用,只有16%是良性的使用。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5)AI如何影响选举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4)几则给人希望的案例

不论资源多少,不论障碍大小,报道与传播总能找到方式与渠道,也总能获得回响。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4)几则给人希望的案例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3)抖音上的聋人创作者

“聋人身份”被不断商品化,文化表达被压缩进流量和消费的模板中。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3)抖音上的聋人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