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1)拜登和《纽约时报》

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的每一任美国总统,都接受过《纽约时报》的采访。但拜登没有。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4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1)拜登和《纽约时报》
Photo by Jon Tyson / Unsplash

上一封会员通讯和MAGA有关,本期我们来聊聊拜登。

在6月底举行的本届美国大选首场电视辩论中,现任总统拜登的表现堪称“灾难”。他声音沙哑、说话断断续续,几乎让人听不清他在说什么。这样的表现,似乎印证了人们对他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担心(他今年11月将满82岁),民主党支持者方面随即出现不少呼吁“换人”的声音。

对“换人”喊得最卖力的一家媒体,是在意识形态上偏左、长期支持民主党的《纽约时报》。它连续刊发社论和多篇评论,呼吁拜登退出竞选,改由其他民主党人与川普竞争。

实际上,《纽约时报》此次积极发声并不令人意外——过去数年,它一直非常关注拜登的年龄问题。这家大报虽然被共和党支持者视为偏袒民主党,甚至称它为“民主党机关报”,但它实际上和拜登团队之间闹过不少矛盾,十分缺乏互信。

从这些矛盾中,我们也能一窥美国媒体和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拜登是好人,我爱拜登,但是他必须退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6)教皇方济各:改革、倾听、对话

“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因曝晒而死亡不是新闻,但股市下跌两个点却是新闻,怎么能这样?”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6)教皇方济各:改革、倾听、对话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线上沙龙(2025.4)一名“陆配”在台湾写作、读博、讲单口喜剧

两岸夹缝、三重身份。

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线上沙龙(2025.4)一名“陆配”在台湾写作、读博、讲单口喜剧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4)为新闻业注入新生命的金融家

“说约翰·桑顿改变并拯救了美国新闻业并不夸张。”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4)为新闻业注入新生命的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