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66)假如新闻专业毕业生才能当记者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1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66)假如新闻专业毕业生才能当记者
Photo by Joshua Hoehne / Unsplash

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从业资格?这个问题时常被拿到公共空间中讨论。

在会员通讯第383期中,我们曾介绍对“记者证”的两类截然不同的看法:它到底是一种对言论的管制方式,还是一种确保新闻质量的门槛?一方面,倘若由政府来认定记者资格,的确会引发人们对言论空间的强烈担忧;但另一方面,如果有办法对一个个具体的记者是否负责任地做报道做出一定的认证,的确可以在众声喧哗中帮助人们快速筛选和识别出可靠的信息提供者。

在讨论记者从业资格的时候,有人可能会拿医生和律师来对比:当医生需要读医学院,当律师需要读法学院,当记者怎么就不需要经过学校里的专业训练呢?

当然,我们知道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没有医生和律师那么高的专业门槛。记者确实可以快速上手,在实践中迅速成长,而并不一定要先读个新闻专业。

但是,世界上的确有一个国家,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曾经要求所有的记者必须持有新闻专业的大学文凭。

这个国家就是巴西,它在1969年到2009年的40年时间里都曾拥有这样的规定。最近发表在学术期刊《Journalism》上的一篇论文追溯了巴西新闻界的这段特殊历史,从中折射出新闻学界、业界以及政府、工会等多方力量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本期会员通讯,我们就借助这篇论文来详细了解:巴西为什么曾经要求记者都有新闻专业学位?这对该国新闻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后来又为何取消了这种要求?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8)你问我答

政党制度与舆论极化、公共表达欲的保持、社会科学信息渠道推荐、香港本地资讯推荐、阅读英文新闻方法……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8)你问我答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7)当AI为三K党辩护

2025年3月,《洛杉矶时报》推出了一项新功能。该功能由生成式AI技术驱动,旨在为读者提供不同观点视角。然而,这项功能甫一亮相就引发丑闻,因为AI试图为臭名昭著的三K党辩护。 本期会员通讯将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还原AI的具体工作方式,试图发现问题成因,揭示AI在新闻业应用时可能出现的独特风险。 “AI 生成的内容可以无责任地随意重复任何言论” 3月3日,《洛杉矶时报》推出了名为“Insights”的AI驱动功能,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观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立场和相关议题的不同视角。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7)当AI为三K党辩护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6)再谈AI与人的认知能力

AI也会批判性思维了,人怎么办?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6)再谈AI与人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