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中的媒体表现|免费newsletter(019)

在缺失了媒体作为中介充当缓冲之后,就只能发生这样直接而剧烈的冲撞。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8 分钟阅读
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中的媒体表现|免费newsletter(019)

目录

亲爱的朋友:

此前,在新闻实验室的微信公号上,我会在重要的公共事件之后撰写“热点事件中的媒体表现”系列(点这里可以阅读此前的文章)。前两天,有小伙伴问:方老师会不会写写本周的热点——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中的媒体表现?

我想了想,说:本次事件中的媒体表现就是……没有表现。

梳理事件的发展过程就会发现,无论是早期的疑惑、失望和愤怒,还是后期的释疑乃至所谓“反转”(即将矛头对准死者母亲和所谓“境外势力”),媒体自始至终没有发挥什么重要作用。说得夸张一些,甚至是无关紧要的存在。

当然,这里的“媒体”指的是正规的机构媒体,不包括社交媒体、自媒体等。

舆论引爆的起点,是林同学妈妈在5月10日(也就是林同学坠亡次日)发布的三条微博。她在12:32的微博中说,“走投无路的我们也试着打了各种媒体热线均被敷衍了事没有媒体愿意发声”,又在14:33的微博中说“心急如焚的我们也第一时间求助了各路媒体,大家大致听了一下事件都表示无能为力不敢发声甚至有媒体表示背后的水太深叫我们别白费力气”。

我们很难核查这两句话的真伪,不知道林同学妈妈究竟联系了哪些媒体。但那两天,的确几乎没有机构媒体发出报道(仅有几则评论),更不用说提供大众所渴望获得的新信息。

也就是说,热点完全是在社交媒体上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林同学妈妈和成都官方都是通过微博直接发声,众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上追问,而追问的几个核心要点(通知家长时间、救护车时间、监控缺失)实际上也都来自林同学妈妈的微博。

这其实是让虚假、夸大的信息极易流传的环境,因为它依赖的完全是单一信源。合格的新闻报道在这样的事件中不可能只采用单一信源,一定会去尝试做交叉验证,无法验证的说法则打上问号。但是在社交媒体的环境下,这样的验证不会被重视。更不用说,还有人制造和传播诸如“化学老师”之类的不实信息,以及大量自媒体靠放大和传播情绪获取流量。

如今我们知道,诸如救护车抵达时间这样的细节,实际上很早就能调查出来。但官方没有第一时间发布,也没有任何媒体能报道、追问、厘清这样的细节,这就更加让那两天的微博网友感到一种真相被刻意掩盖的失望和愤怒。

这些网友不是什么“境外势力”,他们只是在信息缺失、无所依靠的情况下具备正常感情的人。那两天,机构媒体提供的信息有多稀缺,社交媒体上的情感浓度就有多高。

当然,我们都知道,不是记者不想报道和追问,而是在政策、资源的多重限制之下,他们去不了。尤其是本来最有能力报道的本地媒体,更受当地的限制。

5月13日,警方发布了包括监控画面在内的详细信息,并且提供了诸多细节,回应了民众的诸多质疑。新华社、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都做了详尽报道。

事情似乎因此走到了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结局。但是,这两家媒体的报道更多都是在帮助政府释疑。新华社的参与,更类似于中央派人去解决地方问题;红星新闻则好像被指定的地方发布媒体。它们的发声,严格来说也很难说是“媒体表现”。至少,他们的报道谈不上自主调查。

至于那些高喊“反转”、对曾经帮受害者母亲说话的人口诛笔伐甚至扣上帽子的人,他们如果想要一个无人敢质疑的世界,那就只好祝他们永远不会遇到需要为自己发声的时候。

成都49中的案例体现了机构媒体的凋敝,也展现了“媒体没有表现”之后的后果。在机构媒体发达的年代,它们可以充当民意和权力之间的中介,一方面代表民意去追问,另一方面也用专业的操作方法去调查和说明。在有公信力的媒体可依靠的时候,民众不会那样焦躁,权力不会像此次事件一开始那样傲慢。

在缺失了媒体作为中介充当缓冲之后,就只能发生这样直接而剧烈的冲撞,让虚假的信息和激烈的情绪获得更大的舞台。

不少人将事件引发的争议归咎于@成都成华教育发布、@平安成华的发布工作做得不好。它们做得确实不好,但是背后更重要的问题是:是否应该只能从它们那里获得信息?以后不论什么级别、什么条块的政府部门,是不是都要承担”唯一信息出口“的职责,它们个个都做得好吗?

媒体没有表现,是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中的无奈现实,也是事件掀起巨大波澜的原因。

我最近读了……

Sleep Around Before You Marry An Argument - essaying

今天上午,我邀请了近年来在英文媒体发表了不少作品的物理学博士Yangyang Cheng给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的会员做了一场关于英文写作的分享(点此加入会员,参与今后的线上分享)。这是她在分享中推荐的很多篇文章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作家、学者Tressie McMillan Cottom说,她在写作前都要做足够的阅读。如果你有无限的时间,当然可以把一个话题相关的书和文章都读完。但是我们往往没有那种奢侈,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更有效的阅读?

她的建议是:reading around a subject,也就是说,不仅仅阅读你想了解的人物/话题本身,还要阅读那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你要写一个美国南方出身的白人女性乡村歌手,那么除了歌手生平之外,你还应该阅读美国南方的历史文化、白人女性在美国南方的位置、乡村音乐与性别及地理的关系等。这些“周边话题”才是让你的思考和表达变得更有趣的地方,就好像你把一根大蟹腿剪开之后,最好吃的部位其实要从远处的关节部分拉出来。如果你只吃开口地方的蟹肉,那就浪费了最美妙的东西。

How the Personal Computer Broke the Human Body

这篇长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电子设备给使用者带来的身体不适,来理解技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在这种视角中,重要不再是机器的硬件和软件,而是人的身体、感受和行为。

比如,文中提到,当电脑最早在办公室出现的时候,往往是女性使用。那时,使用电脑主要是为了打字,这种工作被认为是低等的,而且确实让人身体不适。在既有的性别秩序中,这样的工作自然是被分配给了女性。那时有人专门推出针对女秘书/打字员的健身操。那时的电脑广告中,女性都是具体操作电脑的人,而男人则只需要站在身后对着屏幕指指点点。直到鼠标发明之后,公司里的男性主管才真正开始自行操作电脑。

不平静的斋月:东耶路撒冷冲突、疫苗歧视与以色列的种族隔离

关于近日发生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武装冲突,这篇文章提供了不少背景信息。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19次见面。如果你还没有订阅,记得在下方输入邮箱地址免费获取更新。

下周再见!

方可成

2021.5.15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这个似乎到处都是I人的时代,既是个体层面对内向者性格特质的认可,又反映着公共生活层面的失落。

“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信息差”究竟怎样打破?|会员计划2024开学优惠

面向大众的、免费使用的平台,都不会是你能打破信息差、跻身“信息达人”行列的地方,它们只能是让你和众人变得一样、没有差别的地方。

“信息差”究竟怎样打破?|会员计划2024开学优惠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保持清醒,保持锐利|新闻实验室精品挂耳咖啡

阅读优质信息,品尝精品咖啡。

保持清醒,保持锐利|新闻实验室精品挂耳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