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务实眼光看待抗疫策略|免费newsletter(051)
不要把具体而多样的抗疫策略简化为二选一的选择题。
目录
亲爱的朋友:
如果你在吉林、上海或者其他经历了较长时期封锁的地方,希望你和你的家人一切平安。
最近,因为上海的情况,人们对抗疫策略又有了很多讨论。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专业、有洞见的分析文章被删除。不过,尽管如此,我相信人们对疫情的认识和理解还是比一两个月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我想与大家分享我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路径。我认为,我们需要从几项基本的前提出发。
第一,我们不应被“躺平”、“共存”、“清零”、“封城”等概括性的说法迷惑,因为每一种策略都会有具体的措施和复杂的考量,也都面临着真实的掣肘和挑战。以流行的说法“西方国家选择躺平”为例,实际上西方国家内部也是多元化的,美国和北欧不同,欧美又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不同,但它们相同的地方在于:流行病学家积极研究、政府主动制定和调整政策,而非眼睛一闭躺下不管。同样,都被称为“lockdown”(封城),但具体的实施策略在世界各地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的lockdown是门上帖封条,有的地方的lockdown则可以自由出门去超市。
把具体而多样的抗疫策略简化为二选一的选择题,还可能将之演化为“敌我之争”。在只有黑与白的世界里,人们更容易产生对立,也更容易走向极端。而在有多种色彩与灰度的世界里,人们更可能产生同理心,也更可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第二,我们不应以骂蠢人、抓坏人、揪特务的思路来分析问题,对前线抗疫者应该多一些同情的理解。医护人员和社区基层工作者都是目前承受重压的人群。上海的“拉垮”,不会是因为这座城市里的基层工作者水平不够、能力不行——他们和其他地方的基层工作者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压在他们肩头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从广州传出的最新消息是:他们对高龄老人、慢性病患者、精神障碍者、孕妇等特殊人群都做好了应对服务工作。这当然是吸取了西安和上海的教训,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广州的疫情比起上海依然规模小很多。面对上海这样的感染人数,恐怕没有一个城市能明显做得更好。
当然,有人又会说:上海之所以有这样巨大的感染人数,还是说明这座城市不行。甚至有人要以“从人民内部抓敌人”的思路,来揪出背后的“阴谋”。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作为向内地省份转移支付输血的经济引擎,上海探索精准防控,希望将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甚至探索出一些疫情应对的新做法,这是很好的尝试,在整个2021年也都是很成功的探索。只不过,可惜这种措施在传播力极强的奥密克戎变种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了。
第三,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选择都伴随着相应的代价。关键是,对于代价是什么、收益是什么,应该根据已知的信息,开诚布公地讨论清楚,而不是只谈胜利,对代价避而不谈,或者干脆把那些好不容易讲述出来的代价故事直接抹去。比如,全民核酸固然有重要的收益,但它的代价不仅是医保经费,还有医护人员的人力(对其他患者的挤压),以及做核酸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前几天,梁建章对各种防疫策略带来的生命损失进行详细计算和对比,就是一种很好的路径,可惜那篇文章已经全面404。
坦诚面对收益与代价,还有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根据情况的最新变化,随时计算收益与代价的变化,进而做动态的策略调整,而不是形成单一的路径依赖。
第四,抗疫策略之间应该有一致性,应该遵循同样一套科学决策的逻辑,不应该彼此矛盾。例如,若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人士的生命至上”为理念,那么的确应该尽可能封锁各类活动,但与此同时,应该尽快为这些人群接种至少三针疫苗,并且应该尽可能接种效力最强的疫苗。如果既要严格封锁,又不提供最有效的疫苗,就难以说得通了。同样,如果秉持这样的关怀弱小的理念,那么如缪晓辉所言,医院绝对不应该关门停诊。
上海不会是最后一个面临疫情挑战的城市,新冠病毒也不会是我们近期要面对的最后一项重大挑战。以上分析的种种——不被简化的名称带入二元对立、不以抓特务的思路分析问题、坦诚比较收益与代价、保持逻辑的一致性——不仅适用于这次危机,也可以在未来面对其他危机时提供更加务实的应对策略。
机会推荐
致寻找出路的报道者 | “解困式报道支持行动”申报开启
这个项目为探索“解困式报道”的写作者提供最高可达8000元的资金支持,欢迎大家申请。
我最近出现在……
100 两周年特别节目:在声音中联结,在阅读中相会 - 跳岛FM
《跳岛FM》100期特别节目邀请一些人分享了阅读中的相遇和联结。我分享的是一本三十多年前的《新闻学概论》与当下的关系。
我最近读了……
上海被网暴坠楼女孩的母亲:我们想要讨一个公正和公义 | 谷雨
最近两周最令人心痛的消息之一。网络暴力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对人性恶在何种状态下被激发,对社交媒体平台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追问,对预防措施的建立,都还远远不够。
Bill Clinton: I Tried to Put Russia on Another Path - The Atlantic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大西洋月刊》撰文,论述自己当年为什么支持北约东扩。根据他的说法,他一方面在积极主动地与俄罗斯对话、合作,希望俄罗斯走向注重经济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的道路上,而不是回到帝国的道路;另一方面则通过北约东扩来保证欧洲大陆的稳定安全。前者是“working for the best”,后者则是“preparing for the worst”。
克林顿描绘的当然是从他的视角出发的世界,或者说也是为他当年的决策辩护。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解释有利于我们理解俄乌战争的历史背景。
积极的结论(王小波)
今天是王小波逝世25周年。不妨阅读一篇他的旧文。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51次见面。如果你是从朋友转发读到的这封信,记得在下方输入自己的邮箱地址免费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下期再见!
方可成
2022.4.11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 Newsletter
订阅newsletter,通过邮件及时获取最新内容。(订阅免费,之后可以选择加入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