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的意义|免费newsletter(029)
尊重逝去的生命,也尊重活着的生命;尊重城市的生命,也尊重乡村的生命;尊重现在的生命,也尊重未来的生命。
目录
亲爱的朋友:
过去几天,我和很多人一样,一直关注着河南暴雨和水灾的情况。同时,我也在关注着灾难之中的媒体报道。
在今天下午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里面,我对这次媒体的表现做了一些点评,会员朋友们相信已经收到了邮件。
以下,我想摘录付费通讯中的部分内容,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各位免费分享。
💌
我想回到基本的问题:灾难来临的时候,为什么媒体要做报道?记者为什么要到现场去?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价媒体表现。
先说对于灾区里面的人来说,媒体报道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是提高受灾人群的可见度(visibility),因为只有被看见,才能得到更好的救援。在这方面,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受灾人口的可见度。7月20日的郑州暴雨,传出了非常多的照片和视频,但接下来发生在其他县城、乡镇、农村的水灾,可见度就要差很多,而发生在那些地方的灾难并不比郑州轻微。
所以,我会尤其留意媒体对农村地区受灾情况的报道。《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时尚先生》等媒体都有不错的报道出街,对于平衡城乡受灾人口在可见度方面的差距很有帮助。报道中也确实体现出了农村地区不容乐观的局面:救援力量薄弱,缺少青壮年力量,留在村里的老年人很多都没有智能手机,等等。
第二,是解释原因: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有人失去了亲人,有人失去了房子,有人失去了汽车,更多人的正常生活被打乱,如果能够解释清楚灾难发生的原因,对于人们从心理上的冲击和创伤状态恢复非常重要。
在这方面,《新京报》对“千年一遇”的解释,红星新闻和《南方周末》对红色预警与“三停”措施的报道,澎湃新闻对京广路隧道救援情况的采访,都是重要的文章。但是,当这些追问会碰触到具体的责任问题时,机构媒体会面临实际的限制。
第三,是持续关注救援和灾后重建。新闻的热度、大众的关注度,都是容易迅速淡下去的,但救援和灾后重建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灾难报道实际上有两个阶段,一是灾难突然发生的时候,二是漫长的后续。大部分媒体都会撤出灾区,但需要有媒体持续关注,尤其是监督暴雨红色预警之后的措施是否能够被执行,地铁停运机制是否有改进,京广隧道是否有调整,等等。
这次的灾难报道里面,故事硬核的杜强有一篇关于灾区失去互联网之后的报道获得了很多的关注。很多人从报道中读到的启发是:应该随身带些现金,不能完全依赖扫码支付。但我觉得,它更应该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启发: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水电煤。那么,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和灾后,如何更快地恢复基础设施,或者如何让互联网渗透到各个角落的城市更有抵御断网的韧性,就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秩序的恢复速度。
再来说说对于灾区之外的人来说,媒体的报道意味着什么。
第一,是提供及时更新的信息,回应人们的关切,让有亲友在灾区的人们提供信息,也让所有人对灾区的人们产生共情,动员更多的援助力量。
从根本上说,人们关心灾区,其实也是关心自己,因为大家其实是一个共同体,所有人都会担心:我所在的城市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会不会是被困在地铁里、隧道里的人?
这就牵涉到第二点:避免灾难在其他的地方重演。每个城市的居民都应该对自己城市的管理者形成压力,督促他们检查预警措施、排水设施以及各种应急预案。2012年7月21日的北京暴雨,让北京市政府在灾害预警方面吸取了沉重的教训,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惜的是,当时的灾难并未在全国更广的范围内促成积极的改变,否则此次郑州也不至于此。
第三,涉及到这种极端天气的报道,还应引出一个更深层的话题,那就是气候变化。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近年来极端天气出现得越来越多,不仅在中国,也在欧洲、澳洲、美洲,全球的气候都变得不正常,而科学界的基本共识是,这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此次《财经》和澎湃新闻的报道都有专文涉及此话题,但总体来说,这个话题在中国媒体上的能见度还很低。
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气候正义”。气候变化是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造成气候变化的人,却不一定是最直接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人;而那些在气候灾害中处境最惨的人,可能其实并没有对气候变化产生太多的影响。比如,这次河南农村那些受灾最严重的人,平时可能在日常消费和污染方面并没有对气候造成明显影响,他们是遭到不公平对待的。再比如,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但气候变化并不是由他们造成的。这种地区之间、代际之间的不正义,应该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设计更好的责任分配机制、风险分摊机制,不要让气候变化成为加剧人类不平等的又一因素。
其实,如果用四个字总结,灾难报道的意义就是“尊重生命”。尊重逝去的生命,也尊重活着的生命;尊重城市的生命,也尊重乡村的生命;尊重现在的生命,也尊重未来的生命。
2012年,北京暴雨的5天后,政府公布了遇难者名单,央视主播曾经逐个在新闻中念出那些名字。这一次,我们能等到同样的播报吗?
(以上为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509期的部分内容摘录)
与灾难报道相关的内容推荐
不听这期访谈,你或许不知道刷屏爆款正能量的问题所在 - 声东击西
去年年初,公号“青年大院”关于澳洲大火的文章《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逼》发布后,我写文章做了批驳,并介绍了《中国青年报》对大兴安岭火灾所做的著名的“三色报道”。之后,播客“声东击西”找到了“三色报道”的记者叶研,我们一起聊了聊当年的报道。
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中国的市场化媒体尚处于黄金年代,各家派出许多记者前往现场,并在其后总结出许多报道经验,这本书就是一本经验结集,是难得的总结和传承。现在,市场化媒体已经无力再奉献这样的作品了。
🎙【新闻实验室播客】
经过了5期试播集之后,今天新闻实验室播客推出了第6期,也就是“转正”之后的第一期。欢迎点这里收听和订阅~
我最近读了/听了……
不卷了!我离开了高校去搞装修 - 无业游民 The Unemployable
抛弃高校教职,去做装修,这样的选择需要勇气,也需要对各种事情看得很清楚。“无业游民”这期节目的嘉宾,不仅仅是主动选择了独特的人生路径,更对整个装修行业背后的问题以及劳工的处境有深刻的洞察。他的分享令我收获很多。
Excerpt from 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 by Rush Doshi
《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是一本关于中美竞争的新书。作者Rush Doshi是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战略计划”的创始负责人。这里是这本书的简介和摘录,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美国政策界的重要声音是如何看待中国崛起和中美关系的。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29次见面。如果你还没有订阅,记得在下方输入邮箱地址免费获取更新。
下周再见!
方可成
2021.7.25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 Newsletter
订阅newsletter,通过邮件及时获取最新内容。(订阅免费,之后可以选择加入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