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Instagram是怎样成为反网暴领头羊的?|新闻实验室播客32

Instagram足够成为我们反观国内社交媒体平台的一个参考,让我们看到,我们手机中的那些APP距离给予用户充足的保护还有多么的遥远。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36 分钟阅读
🎙️Instagram是怎样成为反网暴领头羊的?|新闻实验室播客32
Photo by Alexander Shatov / Unsplash

目录

👆点击收听本期新闻实验室播客。或者在苹果Podcast、Spotify、小宇宙等播客客户端收听,适用于通用型播客客户端的rss地址是:https://feed.xyzfm.space/xxkgbvrglujv

👇以下是本期播客的文字版:

💡
在本期节目开始之前,我想提醒大家:节目中含有关于青少年网络暴力的一些细节描述。如果你曾经遭遇过网络暴力或者校园霸凌,这些叙述可能会引发你的不快回忆和不安情绪,请谨慎收听。

做这期播客的起因,是前几天得知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23岁的郑灵华在兔年的大年初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网名叫做“鸡蛋姬”的她,生前受到抑郁症的困扰,而导致她抑郁的原因,是她因为染了粉红色的头发而遭受了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

这早已不是第一次有人因为网暴而自杀。2022年1月,15岁的寻亲少年刘学州在三亚自尽,他的遗书中回忆了自己的各种不堪遭遇,其中就包括遭遇的网络暴力。7月,18岁的UP主“依奈”在B站直播自己跳楼身亡,她在遗书里写:“这些人是如此恶毒、如此恐怖”,“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要被这样对待”,网暴她的是一群被称为“厕妹”的网民,她们以满嘴脏话、在网上宣泄负面情绪为乐。就在两周前的2023年2月11日,因独自开拖拉机去西藏而走红的网红“管管”在直播时服农药自杀,3天后抢救无效离世,终年38岁。他生前发布的最后一则视频中称,有一个网民“组织领导十个群网暴我长达半年之久”。

以上只是随手可以搜到的一些被媒体报道过的案例,而没有被报道的案例,可能还有更多。

网络暴力已经是我们这个社交媒体时代的癌症。它四处蔓延,夺人生命,而我们还远远没有找到解药。

这不是新闻实验室播客第一次谈论网络暴力。在去年8月上线的第28期节目中,我还原了一位网暴受害者的故事,希望从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带大家去感受、观察和思考网络暴力这种现象。在那期节目当中,我提到,在治理网暴这件事情上,谁最应该做更多?绝对是大的社交媒体平台。道理很简单:谁得益最多,谁的责任就最大。在网暴事件中,没有谁是受益者,除了平台之外。每一次的网暴对于平台来说都意味着一笔或大或小的流量,而只要有流量就可以变现。平台深深知道:只有情绪化的网民才能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变现,太冷静、太安静的舆论氛围,是赚不到钱的。

那么,平台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来防治网暴?它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今天这期节目,我想沿着这个线索,深入地谈下去。而且,我不想只是空对空地谈一些理念,我想用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来说明平台的责任和作为。这个例子就是大家都知道的Instagram。我们一起来看看,Instagram在过去几年是如何因为网暴问题而受到巨大的压力,之后又是如何投入巨大资源去研发和改进产品的。Instagram远远不是一个完美的案例——实际上,不少国外媒体和研究者依然认为它在保护用户方面做得很差劲。但是,这个例子已经足够成为我们反观国内社交媒体平台的一个参考,让我们看到,我们手机中的那些APP距离给予用户充足的保护还有多么的遥远。

Instagram曾是“青少年网暴”的代名词

Instagram创立于2010年。仅仅两年之后,在这家创业公司还只有13名员工的时候,巨头Facebook就掏出震惊世人的10亿美元把它买了下来。Facebook为什么这样着急?因为在那一年,也就是2012年,青少年群体使用Facebook的人数已经出现了下降,年轻人们更喜欢以图片为中心的社交平台。扎克伯格眼看在吸引年轻用户方面打不过Instagram,干脆就斥巨资把它买下来。

从创办之时到现在,Instagram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户非常年轻。2023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Instagram有38.8%的用户在24岁以下,另有30.3%的用户在25-34岁之间。与之相比,Facebook只有21.9%的用户在24岁以下,Twitter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用户在24岁以下。在吸引青少年方面能与Instagram竞争的大概只有Snapchat和TikTok了,但是Snapchat在用户规模上远不如Instagram,而TikTok则是近两年才在全球兴起的。因此,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Instagram就是95后、00后的标准社交平台,按美国的说法就是属于“Z世代”(Gen Z)的平台。

年轻用户多,一方面能带来良好的商业前景,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青少年的心智尚不成熟,当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既可能产生很多欢乐,也可能带来可怕的后果,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可怕后果就是霸凌现象。在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校园里面,霸凌都广泛存在。而Instagram就好像是线上的食堂和操场,大家在里面聊天、找朋友、发照片、吹牛,同时也非常容易发生霸凌,也就是网络暴力。

最直接的形式当然是在评论区和私信里面进行辱骂、嘲讽、人身攻击,而且是成规模、持续性的攻击。如果你不幸成了校园霸凌的对象,那么也许每当你在Instagram上发帖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或者多个人上来用类似的语言或者同样的队形发表评论,这就好像无论你躲藏在校园的哪个角落,甚至是在校园之外的地方,那几个霸凌你的人总会第一时间找到你,对你下手。就算你尝试拉黑他们,他们也很容易就创建新的账号,或者拉来其他人,继续攻击你。

另一种形式是未经许可就po出某个人的照片,然后让大家在下面打分,或者问大家“谁觉得他/她很丑”。可以想象,这样的“游戏”带来的结果一般都是一番羞辱的狂欢。

青少年在Instagram上的霸凌行为还远不止于此。连Instagram的公共政策负责人Karina Newton都表示:在怎么网暴别人方面,“青少年极其具备创造力”——Instagram的几乎所有功能都被利用来施暴了。

比如,你可以在图片里面tag其他用户。一些时候,有人会tag一群朋友,但单单排除某一个人,以达到故意排挤ta的目的。另一些时候,有人会在和新交的男/女朋友的合影里面,故意tag自己的前男/女友,来刺激和伤害她。青少年之间的这种行为实在是太常见了,以至于Instagram公司内部给它取了一个名字:背叛(betrayals),并且训练AI自动识别这类帖子。

再比如,Instagram有群组私信聊天功能,这就成了一群人在背地里说某一个人坏话的最佳场所。《大西洋月刊》2018年的一篇报道里面曾经引用一个叫Mary的女孩的话——她说,他们班的同学在Instagram上创建了一个群聊,名字就是“班上所有人,除了Mary之外(Everyone in the Class but Mary)”,这个群的目的就是专门说Mary的坏话。

还有一种常见的网暴方式是创建所谓的“仇恨页面(hate pages)”,也就是专门用来取笑或者冒充某个人的Instagram账号,上面发的可能全是这个人的可笑照片和视频(往往是经过PS的),或者冒充这个人的语气说一些滑稽的话,或者发布这个人的隐私信息,或者po出大家说此人坏话的聊天记录,等等等等。有的被网暴的青少年,甚至一个人就被十几个这样的仇恨页面霸凌,它们可能是由同一批人反复创建的。

有的人为了达到更好的网暴效果,还会把一些拥有较高粉丝量的Instagram账号改头换面,变成仇恨页面,从而达到更大的杀伤性。

除了“仇恨页面”之外,网暴多发的地方还有“树洞”账号,也就是接受匿名投稿和发布的账号。我在第28期播客里面介绍的那个网暴案例,就是发生在一所大学的匿名“树洞”里面。而中学生的“树洞”更加可怕,里面流传的往往是最离奇的谣言。尤其是当树洞运营者不喜欢某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几乎就会成为全校霸凌的对象。

听了这些,你可能会感叹:为什么这些小孩子这么可怕!我们都经历过青少年时代,我想我们都知道,在青少年群体当中,从来都是有一些人是残忍对待他人的,还有一些人不知道行为的深浅,不懂得自己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所以校园霸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最近比较火爆的Netflix网剧《黑暗荣耀》就是讲一个幼年时代被校园暴力的女主角的复仇故事。而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则为发生在青少年之间的霸凌提供了一套极为强大的工具,让霸凌的广度和烈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网络暴力比起线下的霸凌来说,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匿名性。很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那些在网上攻击你的人到底是谁,不知道那几十个账号背后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还是几十个人。这不像线下的校园霸凌,你起码看得见是几个人、是哪些人参与了。

而且,和校园霸凌不同,网络暴力往往是家长和老师看不见的,很多中年人也搞不懂平台的各种具体机制,所以这些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不受监督的。

除了匿名性之外,网络暴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将攻击迅速加强和放大,并且长时间存在。对某个人施加网络暴力,就好像把一张羞辱ta的海报贴满了学校、家里,还有朋友的家里。这是线下的霸凌做不到的,但Instagram等平台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

另外,校园霸凌在一个学生毕业或者转学之后往往就结束了,但网络暴力却可以一直跟着ta到新的学校,你好像永远无法摆脱。

Instagram以视觉为中心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青少年的网络暴力,因为它特别强调外表的美丑,容易形成比较的心理;而且,大家在上面po的日常生活往往是美化之后的结果:又有大餐吃了,又去旅游了,又有马甲线了,又有美美的新衣服和包了……这就很容易让其他人觉得嫉妒。青少年之间是非常容易互相攀比和嫉妒的,他们还不完全具备理性处理这类情绪的能力,这种心理一直是校园霸凌的重要成因,Instagram将这样的心理又进一步放大了很多。

Instagram : @kpbiglife
Photo by Prateek Katyal / Unsplash

而故事的另一端,遭受了网络暴力的青少年,又不敢轻易退出和卸载Instagram这样的平台,因为所有人都在上面,不用它就意味着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社交关系。所以,就算这样的平台有毒,学生们也不可能不用它。

正是因为上面的这诸多因素,Instagram一度成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代名词。有人甚至发明了“insta-bully”这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将Instagram和霸凌、暴力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在2016年左右,只要一提到Facebook,很多人就会想起“假新闻”;与此类似,只要一提到Instagram,人们就会想起网络暴力,而且是青少年之间的网络暴力。

在舆论和监管的压力之下,向网暴宣战

Instagram上的网络暴力,导致了不少悲剧。

2015年,一个名叫Kennis Cady的12岁女孩在纽约州的家中上吊自杀。警方调查显示,她的两个同学在Instagram上开设了一个账号,冒充是她,并且发布了大量嘲讽性质的内容。

2017年,新泽西州的12岁女孩Mallory Grossman自杀,她从一年前开始遭受网络暴力,一些同学在Instagram和Snapchat等平台上发送大量侮辱性质的内容,说她是个loser,没有朋友,怎么不去自杀。

2019年,一个16岁的田纳西州男孩自杀,因为他的两个同学未经同意就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他和另一名男生的亲密聊天记录,揭示了他的双性恋身份。

这几个案例只是我随手搜索到的,类似的悲剧还有很多很多。而Instagram作为平台在其中的角色,其实也非常明显。一些报道里面就提到,有网暴的受害者向Instagram多次举报了那些嘲笑和攻击ta的账号,但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还有人提到,Instagram对于网暴的界定非常狭窄,只有那些非常清晰地使用了某些词汇的才会被判定违规,而其他那些更隐性、更有创造力的网暴方式,则无法举报成功。

但是,在八年前、十年前,人们对社交媒体平台在网络暴力中的角色和作用还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就像前面说的,很多家长和老师甚至都搞不清楚Instagram是怎么回事。而且,平台总是以“我只是提供一个工具,至于怎么使用,那完全是用户的责任”这样的说辞来给自己开脱。因此,虽然悲剧一直在发生,但Instagram这样的平台却并未受到太大的压力,也没有在防止网暴方面做出什么努力。

转折点大概发生在2017-18年,从那时起,Instagram方面真正开始重视网络暴力问题,并且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去调研问题、改进产品、发起行动,主动反对网暴。

这个转变的发生,我大概总结出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与大的时代背景有关。2016年,英国脱欧,川普胜选,很多人突然注意到,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阴谋论,有不少人认为,正是这些虚假信息影响 了英国和美国的投票结果,觉得社交媒体应该为这样的结果负责。这样的因果关系到底是否成立,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但确定无疑的是:从2016年年底开始,社交媒体平台就开始在欧美面临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和监管压力。不久之后又发生了“剑桥分析”丑闻,更是让人们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好感度和信任度降到了冰点。就是在那两年,扎克伯格从天之骄子、时代英雄的角色,一下子变成了过街老鼠、最大恶人。甚至,“分拆Facebook”,“当初允许Facebook收购Instagram就是一个错误”这样的声音都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平台不得不转变口风,从之前的百般推卸责任,到后来积极主动承认责任,以试图赢回公众的好感和议员的信任。

Photo by Snowscat / Unsplash

所以,这种大环境的变化,就给人们向Instagram施压、要求Instagram就防治网络暴力做更多的努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Instagram在17-18年发生巨大转变的第二个原因,是那几年媒体报道的网暴案例,尤其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增加了大众对此事的知晓度和关注度,可以说是奠定了舆论基础。

第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那两年有两家研究机构发布了两则重要的研究报告,直接以数字的形式揭示了Instagram上存在的青少年网暴问题。

其中一家是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这是一家非常著名的民意调查和研究机构,它所发布的数据公信力很高,媒体关注度也很高。2018年9月的时候,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青少年和网络暴力的报告。其中揭示了惊人的数字:有多达59%的美国青少年受到过至少一种网络暴力,比如辱骂、传播关于个人的不实信息、人身威胁、个人的裸露照片未经同意被分享等等。另一个重要的数字是:只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认为社交媒体平台对网暴的应对处理是充足的,而遭受过网暴的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表现就更为失望。

皮尤研究中心的这则报告,揭示了青少年网暴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同时也点出了社交媒体平台的责任。

另一份报告则更进一步,点了Instagram的名字。那就是2017年的时候,由位于英国的非营利机构Ditch the Label发布的报告。Ditch the Label是一家专门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数字素养的机构,它早在2013年的时候就发布过一份《网络霸凌报告》,并且从2013年开始发布年度的青少年霸凌行为调查报告。2017年的报告调查了10000名青少年,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在哪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上遭受过网络暴力?结果显示,Instagram是网暴发生最多的平台。在遭遇过网暴的青少年当中,有多达42%的人是在Instagram上遭遇的。同时,71%的人认为社交媒体平台没有做足够的努力来防治网络暴力。

这两则报告后来被媒体频繁引用,给Instagram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学术界也陆续发表研究论文,表明Instagram的使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真的有负面影响。如此一来,Instagram发现自己四面楚歌,上到总统和议员,下到平民百姓,从媒体到NGO到学术界,几乎没有帮Instagram说话的,所有人都认为,平台必须改变。

毫不意外的是:Instagram真的开始发生变化了,它从2018年开始对网络暴力全面宣战,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进行反网暴,并且在任何产品新功能开发的过程中都考虑是否会被用来网暴。用Instagram掌门人Adam Mosseri在2019年的一句话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想要领导整个行业开展反网暴行动。”他还表示,Instagram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最重要的目标将是保障用户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其他任何,包括用户增长的目标都必须置于保护用户健康的目标之下。也就是说,为了保护用户,他们什么都愿意做,哪怕是减少用户的数量和使用时间,哪怕是牺牲商业上的利益。

这样的表态从一家成功的商业公司高管那里被说出来,当然不是一种公司自发的商业决定。说白了,如果不是外界的压力那么大,他们怎么可能愿意牺牲商业利益呢?

Adam Mosseri还对媒体表示,其实从商业角度来考虑,如果反网暴的工作没做好,也是会让公司的商业利益受损的。为什么呢?因为网暴现象太严重,会影响Instagram的品牌形象,也就会让一些广告商在投放广告的时候心存顾虑,不想让自己的广告出现在形象不好的平台上。从这个角度说,公众和广告商的压力确实也能对平台构成实打实的制约。

不知道中国的消费者和广告商是否会考虑这些问题?他们是否会因为某个平台在反网暴方面,或者在反虚假信息方面,做得太差而选择不去使用,选择不投广告?其实大家都有对平台产生影响的可能,但如果大家都不去用手上的这种权利,平台也就有恃无恐了。

Instagram到底有哪些防治网暴的功能

过去五六年,反网暴当之无愧是Instagram的重中之重。在它的官方网站底部导航中,专门有一个叫做“anti-bullying”(反网暴)的链接,(可以加入点击链接的音效?)点开之后你会看到详细的反网暴措施。我统计了一下,在2016年之前,Instagram的官方博客中根本就没有关于反网暴的内容;而从2017年开始,已经有大约20条内容是有关Instagram的反网暴措施的,大部分是介绍又推出了什么新的反网暴功能。

那么,到目前位置,Instagram在产品层面到底构建了一个怎样的防治网暴的体系呢?到底有哪些功能可用呢?我在官方介绍材料的基础上,将它们归纳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是自动识别出可能是网暴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说有一个功能叫“评论警告”——它指的是,当一个用户试图发布挑衅无礼的评论时,Instagram会自动弹出提醒:你输入的内容可能违反了我们的社区规范,请三思;如果你执意要发布这则评论,那么它可能会被隐藏;如果这则评论确实违反了我们的社区规范,那么你的账号可能会被删除。

说到这里你肯定要问了:Instagram是怎么判断一则评论是不是网暴性质的?这里当然就要用到人工智能了。从2017年开始,Instagram的工程师借用了母公司,也就是Facebook开发的AI工具DeepText,训练它识别网暴性质的评论。从2019年开始,AI开始被训练不仅识别文字,也识别图片和视频当中潜在的网暴性质内容。

这当然是很有挑战性的一件事,比让机器自动识别色情内容和裸体图片要难得多,因为“网暴”这个概念本身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到底什么算是网暴,什么不算网暴,回答这个问题比回答“这张照片里面有没有露点的人”要难太多太多。要让机器懂得识别,首先就要让人来识别出一大批数据,教给机器去学习。而人在统一标准方面,本身就很费功夫。另外,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之下,网暴的定义又可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青年文化更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这就更增加了机器识别的难度,而且要求算法不停地升级更新。

理解语境有多难?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在一张照片下面评论:“好厉害”,那么这很可能是一句赞美。但如果这个人在某个账号的所有照片下面都评论“好厉害”,那就很可疑了,很有可能是一种阴阳怪气的嘲笑和骚扰。所以,工程师们就不能单单分析文本本身,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这两个人有没有经常互相tag对方?有的话,那可能是真心赞美。有没有一方曾经屏蔽过另一方?评论者的用户名和之前曾经被封禁的某个账号是否有相似之处?以及,有没有指挥之下的集体行动的可能?比如,是不是有人在号召大家都跑到某个人的帖子下面去留同样的言?这些因素都能有助于判断一条评论是否网暴。

在利用AI判断图片和视频内容方面,Instagram说目前还比较初步,但也有一些成果。比如,他们发现,以分屏的形式呈现的内容,尤其是一边是人物,一边是动物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网暴性质的内容,可能是在把这个人比作某种动物。再比如,如果一个人的脸上出现一个红色的大叉,那么也很可能是网暴内容。如果一张照片被使用了美化性质的滤镜,那么更可能不是网暴内容。如果镜头的视角和人物的姿势呈现出某些特征,那么就更可能是网暴内容。如此等等。

如果一则内容被识别为可能是网暴性质的,那么它可能会被自动隐藏,在人工确认之后可能会导致发布者被封号。虽然AI的判断还很难说是全面和准确的,但在Instagram的努力之下,发布网暴内容的确是比以前要难很多了。

第二类功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网暴,给予用户方便的工具去阻止。举报当然是最基础的,Instagram如今也大大提升了对举报的响应速度。另外就是屏蔽拉黑特定的用户——你还可以在屏蔽的时候选择一并屏蔽此用户可能用相同的设备创建的新账号,这就使得不断建小号来实施网暴的行为变得更困难。

很多时候,网暴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非常多的侮辱性内容,这常常让人无力招架,一个个去删除拉黑是不可能应付得过来的。对此,Instagram推出了叫做“limit”的功能,一旦打开,就可以自动将那些你没有关注的人的评论和私信全部都过滤掉,等于是设置了一道高高的闸门,除了自己真正认识和信任的人之外,其他人的内容先通通都过滤掉。等到网暴的潮水过去,你又可以将“limit”功能关闭,不影响日常使用。

2019年的时候,Instagram还推出了一个新的叫做“restrict”的功能,这个功能有点像屏蔽拉黑,但又不太一样。当你拉黑了某人,那个人是可以知道自己被你拉黑了的——ta无法给你发评论、发私信,甚至看不到你的内容。但是,在用户调研中,Instagram了解到:很多网暴受害者其实不愿意直接拉黑那些网暴他们的人,因为这可能激怒网暴者,刺激他们做出更过分的事情。而且,拉黑之后,你和这个人之间的私聊记录可能都没有了,不便于保留网暴的证据。所以,Instagram设计了一个悄无声息地低调“拉黑”的功能,这就是“restrict”。当你限制了某名用户,ta还是给你评论,但是这些评论默认只有ta自己才看得到,需要你的批准才可以让ta的评论公开可见;ta也还是可以给你私信,但这些私信会被藏到一个很深的入口处,你可以在自己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再去查看,平时完全不需要看到,而且ta也看不到你究竟有没有已读这些私信。这个功能设计得颇为巧妙,它完全来源于用户,尤其是被网暴过的青少年提供的思路,是产品经理坐在办公室里面很难想出来的。

第三类反网暴的功能是给用户提供的预防性工具。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设置,预先尽最大可能避免网暴的发生。除了可以将整个账号设为私密,只有你批准的人才能关注你之外,你还可以控制谁能在评论或者帖子配文当中at你——是所有人,是你关注的人,还是任何人都不行。

此外,你还可以自己设置过滤词,这些词并没有违反社区规范,不会被AI自动识别为网暴,但你可以自定义一些词,比如某些特定用来攻击你的词汇,凡是含有这些词的评论都会被自动隐藏。

除了以上三大类别的功能之外,Instagram还做了其他方面的努力。比如,你可以选择隐藏点赞的数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攀比和嫉妒的心理。再比如,2018年的时候,他们曾在广受欢迎的滤镜功能中推出了一款“善良(kindness)”主题的滤镜,当你用这款滤镜自拍,将会有很多小心心出现在屏幕上,滤镜还会鼓励你at一位你想要支持的朋友,然后这位朋友会收到通知,将善意传递下去。Instagram还邀请了一批青少年网红,参加以传播善意、反对网暴为主题的晚会,将这样的声音放大。

Maddie Ziegler为善良滤镜代言

最近几年,Instagram在上线任何一个新功能,或者对既有的功能做任何的重要修改之前,都会经过一轮评估,看它是否会被施加网暴的人利用,成为武器。如果一个功能被发现可能被网暴者利用,那么很可能就会被撤下。

当然,在反网暴的道路上,也有一些事情是Instagram考虑过但是没有做的,比如实名制。一些人认为,只要匿名的机制仍然存在,网暴就难以消除,那些专门创建的“仇恨页面”就会不断出现。但是,Instagram目前并没有像Facebook那样要求用户实名,这既有言论自由方面的考虑,更是因为它会显著影响平台上的用户数量。比起实名制带来的好处,这样的成本似乎过高了。所以,至少在目前,Instagram还是用其他方式来减少网暴的发生。

如果鸡蛋姬有这些反网暴工具……

了解了Instagram在重压之下做出的改变、提供的功能,我不禁在想:如果鸡蛋姬遭遇网暴的那些平台也提供了这些功能,她是不是就不会受到那么深的伤害?是不是就不至于陷入抑郁?

首先,当网暴发生的时候,她就可以使用“limit”等功能,将潮水般涌来的辱骂信息屏蔽掉,还自己一个清净。潮水过去之后,她还可以设置特定的过滤词,比如“红毛怪”、“陪酒女”之类,预防常见的攻击性言论。

其次,对于那些盗图、抹黑的内容,她可以更方便地举报,并且更快地获得举报结果。根据《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报道,鸡蛋姬在举报中遇到了千奇百怪的各种阻拦。在抖音上面,一个博主拉黑了她,所以她自己甚至都看不到侵权内容了,更别提举报。在大量网友的协助举报之下,一个营销号主动隐藏了视频,所以平台根本就没给处罚,没过几天,营销号又把视频放了出来,又获得了很多流量。在百家号上面,非常难找到举报按钮,鸡蛋姬几经搜索才找到一个几近透明的按钮,结果平台要求她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还要加盖公章的相关函件,也就是说个人根本就没有举报的可能。

第三,平台可以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支持她,给她提供各种协助。而在现实中,媒体报道说,鸡蛋姬想把自己的维权最新进展在自己的帖子下面以留言的方式置顶,结果平台居然说“评论置顶未通过”。读到这样的细节,你能感到的是:别说给予帮助了,平台简直是在处处使绊,各种为难受害者,各种方便和保护施暴者。

我也想起自己在B站曾经遭遇过的网暴,想起那触目惊心的弹幕、评论区和私信。如果B站有这些工具,那么绝大部分的攻击者和他们的污言秽语都会很快被屏蔽掉。但当时,我向B站求助暂时关闭评论区的时候,得到的只有一个“做不到”的答复。

网暴当然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涉及到人的心理,涉及到社会文化,要根治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上面的对比,我想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网暴虽然不可能消失,但是平台完全可以通过产品和机制的设计,将网暴的可能性尽量降低,对受害者给予尽量多的保护,对施暴者进行尽量多的限制。避免鸡蛋姬这样的悲剧重演,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平台愿意投入资源,真诚地用心去做。

当然,没有平台会主动愿意去做这些,因为它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反而会提高成本。我想,Instagram的故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媒体、公众、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大家都需要给予平台足够大的压力,才能促使平台做出改变。这也启发我们:在反网暴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能出一份力——就算你不是记者,不是学者,不是政策制定者,你也可以以公众的身份对平台施以舆论压力。我期待着,有具备公信力的研究机构可以告诉我们,中国曾经遭受网暴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到底有多少,其中各个平台的发生比例又如何;我期待着,媒体将平台视为严肃的批评和调查报道对象,而不是利益交换的对象;我期待着,当网暴悲剧发生,公众舆论在惋惜和愤怒之外,可以更直接地指向平台的责任,逼迫平台的改变。

最后再来说说Instagram的现状。网暴并没有从这个平台消失,它基本上也不可能消失,但这个问题有了明显的缓解。而各界对它的监督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下来。2021年9月,《华尔街日报》刊发重磅文章,标题是《Facebook Knows Instagram Is Toxic for Teen Girls, Company Documents Show(公司文件显示:Facebook知道Instagram对十几岁的女孩是有毒的)》。文章提出,其实Facebook在公司内部早就知道Instagram在青少年当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比如造成攀比和嫉妒,造成容貌和身材焦虑,让女孩过度节食,患上进食障碍等。然而,平台却没有做足够多的努力去消除这些糟糕的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在欧盟监管者和青少年保护机构的压力之下,Instagram又限制了广告商向青少年用户推送定制广告的能力。这当然会影响公司的广告收入,但它不得不这样做,既是为了合规,也是为了顺应民意。

无论在哪个国家,平台都是庞然大物,是让个体感到渺小和无助的存在。要让我们的平台能否不再有毒,不再酿成悲剧,社会的方方面面就需要形成合力。

真心希望鸡蛋姬的悲剧不要再重演了。但是,这不能仅仅是一个希望,它需要切实的行动,需要真实的改变。

在节目的结尾,我想播放鸡蛋姬在社交媒体上发的一首弹唱《Sunshine Girl》。看她的微博和B站,你会发现她是一个如此多才多艺、阳光温暖的女孩。我们的社会辜负了这么好的女孩。我们会记住你,纪念你,会去做能做的事情,尽量让这个社会变得好一点。

🎙️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Spotify等客户端订阅新闻实验室播客。泛用型博客客户端可以使用RSS地址:https://feed.xyzfm.space/xxkgbvrglujv

新闻实验室播客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