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1)B站网民如何谈论女权

谈论女权的热门视频绝大多数都是由男性制作。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2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1)B站网民如何谈论女权

“对XX话题,中国网民的意见如何?”

也许在10年前或者更早,我们尚且能够给出相对简单清晰的答案。但是现在,一定需要在“网民”二字前面加一个具体平台的名字才可以,比如“知乎网民”、“小红书网民”、“微博网民”,因为几乎每个平台的网民构成和观点倾向都很不一样,而它们谁都无法代表网民整体。

在几家主流平台之中,B站用户的典型形象大概是“民族主义、反资本家、反女权等进步价值的年轻男性”。但凡有过B站使用经验的朋友,大概对于这个平台上的网民如何看待女权主义会有一定的判断。最近我读到一篇由斯坦福大学和美利坚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完成的论文,主题就是B站用户如何谈论女权。虽然研究结果并不意外,但研究者的细致分析还是让这篇论文值得一读。本期会员通讯,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这篇论文的主要发现。

热门女权视频大多是男的做的

两位研究者首先利用B站的搜索功能,找出包含“女权”为关键词的视频,并按照播放量排序,选择排名前100的视频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视频的发布时间跨度从2016年12月到2024年2月,播放量分布在100万到720万之间。

除了视频内容本身,研究者还分析了视频的弹幕,因为弹幕是B站网民参与共同塑造话语的重要途径,也是B站整体舆论氛围和文化气质的核心。

针对这100个关于女权的最高播放量视频,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量化的分析。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0)总编被误拉入机密聊天群

当《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被拉进一个聊天群组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会引发怎样过山车般的剧情,乃至影响美国政局。 事件发生之后,很多评论人士——也包括戈德伯格自己——都说,非常幸运的是,这次川普政府高官错拉的人,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而不是随便什么人,更不是敌方胡塞武装或相关方面的人。 那么,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到底会让这件事情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媒体主编处理这样事情的方式,能给人们留下怎样的经验和思考? “死对头”被拉进群 2025年3月11日,戈德伯格在欧洲出差期间,突然在通讯应用Signal上收到了一条好友请求,发件人自称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沃尔茨(Michael Waltz)。Signal是一款加密性能很好的聊天app,但也只是一款由非营利组织开发的民用开源软件,不是政府内部或军用的特殊软件。 戈德伯格对这条好友请求感到诧异:虽然他曾在采访中见过沃尔茨,但双方并无私交,而川普政府向来对《大西洋月刊》和他本人持敌对态度。然而,出于职业敏感,他还是接受了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0)总编被误拉入机密聊天群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9)最近的几桩媒体生死事件

媒体与金钱和政治权力的纠结关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9)最近的几桩媒体生死事件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线上沙龙(2025.3)媒体与中国反性骚扰运动

回顾和分析新闻在女权运动中的角色和策略,并与听众展开关于当下新闻与女权议题的对话。

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线上沙龙(2025.3)媒体与中国反性骚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