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游戏成瘾・阿里丑闻・消费互联网的死胡同|免费newsletter(031)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8 分钟阅读
游戏成瘾・阿里丑闻・消费互联网的死胡同|免费newsletter(031)
Photo by Onur Binay / Unsplash

目录

亲爱的朋友:

本周又是大事频发的一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运势持续走低。先是腾讯等公司因为官媒批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而股票大跌,后有《华尔街日报》消息称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计划对美团罚款约10亿美元。正在写这封newsletter的时候,又有阿里巴巴女员工指控客户和领导性侵的消息被曝出。

差不多从去年11月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开始,人们熟悉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跌落神坛,这里面既有夸大的污名,也有值得关注的真问题。下面,我就来分别谈谈这两个方面。

网络和游戏成瘾是问题,但解法不是“禁毒”

本周二,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发表了一篇批评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的文章。关于此事背后的政治和商业角力,可以阅读我的前同事马昌博的解读,他是有着丰富与官员打交道经验的前时政记者,我信赖他的分析。

从新闻采写的业务角度来说,《经济参考报》的文章是非常糟糕的,基本上是事先定下结论,然后去找各种“证据”——其中不少证据并不能直接支持作者的观点,它们有的是极端个例,有的是缺乏直接因果关系的数据。

更重要的是,将游戏比作“精神鸦片”、“新型毒品”,是对网络和游戏成瘾问题的极大误解。仿佛问题的根源就在游戏本身,只要把游戏这种“毒品”管起来了、限制住了,上瘾问题就解决了。

这里面的谬误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游戏不是本质上有害的东西。

如果说20年前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还情有可原的话,今天再采用这种叙事就显得太无知了,因为如今人类对于游戏的认识已经颇为深入和全面,已经意识到它并不是一种本质上有害的坏东西——它和很多技术和媒介一样,既可能带来坏的结果,也可能带来好的影响。

不少研究发现,游戏可以提升人的注意力、观察力、反应速度、认知能力等等,是一种很好的脑部训练。比如,有论文就通过实验发现,在2个月的时间里每天玩《超级玛丽64》(3D版)至少30分钟,可以增加大脑海马体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里面的灰质,这是非常有利于大脑健康的。还有论文发现,游戏玩得好的人,更有可能成为好的外科医生,甚至有医生在操刀大手术之前用游戏来热身。也有人认为,玩游戏可以提升意志力和面对失败的能力,毕竟人人都会面对game over。

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还可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让玩家在游戏中收获友情,得到有意义的社交关系支持。

当然,这些好处的存在,都不能让人对真实的游戏成瘾问题视而不见。在一些时候,游戏的确可能让人,尤其是让青少年沉迷其中,影响他们的学业和成长。只不过,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那么它绝不仅仅是游戏导致的,这就是我要说的另一点——

第二,游戏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封杀游戏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孩子如果游戏成瘾,那么背后大体可能有几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他个人可能有脑神经系统或者是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参考报》的文章里面提到了一个案例:一个网瘾少年放火烧了外公外婆的房子。实际上,此前《三联生活周刊》已经对这个案例做了详细报道,里面提到,这个孩子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症”,被鉴定为“精神残疾二级”。

其次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比如根本没有相关的教育和引导,从小就是扔个iPad给孩子,这样自己就不用陪孩子了,或者是管得太严激起逆反心理,或者父母自己也沉迷于其他娱乐当中。在这样的家庭中,即便不是网游,孩子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沉沦。

此外,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游戏成瘾的形成也会有影响。比如,能不能提供更有意义的娱乐方式?是否对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让他们在焦虑的心态中选择以自暴自弃的方式去抵抗?再比如,有研究发现,游戏成瘾的孩子往往是在线下缺少朋友、缺乏社交关系的支持,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如此孤独呢?

总之,游戏成瘾其实往往是孩子面临的这些内外问题的结果,而不是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把游戏贴上“精神鸦片”的标签,有点头痛医脚的感觉了。监督游戏公司推出青少年保护模式,这当然很重要,然而仅有这个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应回到那些真问题上面。

作为消费的互联网走入了死胡同

本周,我邀请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川叶来录制了新闻实验室的播客聊天环节。我们没有直接谈到当下的热点事件,但我们的谈话主题实际上可以回应互联网公司们面临的诸多问题。

扫码在小宇宙收听

简单来说,川叶认为,这几年在国内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公司,大多是主打消费型产品,无论是短视频、手游还是购物、外卖,目的都是让更多人消费。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沉迷消费的我们,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被垃圾信息和对立情绪包围,我们被有意欺骗和误导,我们沉迷在小小的发光屏幕上但内心空虚——我们并不快乐。

但是,互联网真的只是提供消费吗?如果我们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以消费支撑的互联网经济其实只是整个历史中的很小一部分。从一开始,互联网的底色就是生产工具,而不是消费平台。或许,是时候重新想象互联网了:将它当成工具,而不是消费品。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最近发生的诸多事件似乎也在暗示,作为消费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死胡同,一方面是红利吃尽,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了;另一方面是消费模式的负面后果暴露得越来越多。

川叶说,既然人的本质是会使用工具,那么我们也应该跳出消费者的身份重新认识互联网,将它当成你的工具,发挥你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它控制,丧失你的主动权。

更详细的内容,请收听新闻实验室播客第08期,可以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Spotify及各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新闻实验室播客的RSS地址是:https://feed.xyzfm.space/xxkgbvrglujv

另外,每期播客聊天部分的内容我也会做成视频版,在我的YouTube频道上线,欢迎收看和订阅。

我最近读了……

欧美各国选择与病毒共存:放开了,会怎样?

疫情防控的下一步,究竟是坚持“清零”,还是选择共存?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科学问题,但它总被太多的政治因素影响。

东京奥运赛场的一些「小事」

从热搜榜和金牌榜之外的小事,感受奥林匹克精神。《人物》杂志的另一篇《倪夏莲阿姨,打球快乐!》也非常动人。

余英时:群己之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

余英时先生去世,微信上他的文字以及纪念文字大多已被删去。这是尚有留存的几篇之一。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31次见面。如果你还没有订阅,记得在下方输入邮箱地址免费获取更新。

下周再见!

方可成

2021.8.8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这个似乎到处都是I人的时代,既是个体层面对内向者性格特质的认可,又反映着公共生活层面的失落。

“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信息差”究竟怎样打破?|会员计划2024开学优惠

面向大众的、免费使用的平台,都不会是你能打破信息差、跻身“信息达人”行列的地方,它们只能是让你和众人变得一样、没有差别的地方。

“信息差”究竟怎样打破?|会员计划2024开学优惠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保持清醒,保持锐利|新闻实验室精品挂耳咖啡

阅读优质信息,品尝精品咖啡。

保持清醒,保持锐利|新闻实验室精品挂耳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