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给流离失所的公共生活寻找家园|免费newsletter(058)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8 分钟阅读
给流离失所的公共生活寻找家园|免费newsletter(058)
Photo by Andrew Ridley / Unsplash

目录

亲爱的朋友:

一晃,距离上一封信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北方已经秋凉,南国依然是热气蒸腾。希望你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好好生活,好好休息,照顾好自己。

前阵子,一位记者朋友换了工作。她在告知大家这一动向的时候,提起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Journalism in China is not dying, it's homeless. 意思是,新闻业在中国并不是正在死去,而是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精准的比喻,它在“生”与“死”这两种人们最容易想到的状态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与想象的方式。其实,只要一个社会依然有对真相、公义、理解、沟通的追求,新闻业就不会真的死去。我们面对的问题其实是:在政治、商业、技术、民粹的多重挤压之下,中国的新闻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旧有的那个叫做“传统媒体”、“市场化媒体”、“自由派媒体”的家园。

虽然还没有找到稳定可持续的新家,但很多人都在努力,也有很多尝试结出了有意义的果实。

比如那些坚持在自媒体上写作公共议题的个人和团队,确实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为新闻业撑开了一片天。虽然我认为,自媒体终究是流量商人的主场,不会成为新闻业的重要港湾(可以参见我在这篇论文中的观点),但那些个人与团队的努力,至少使得中国人最主流的信息获取渠道当中,不至于全都是流量的泡沫。

还有一些人在播客、newsletter等小众媒介中去寻找新的获取真知、安放关怀、建立联结的空间。当然,现有的空间还远远不够。比如,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微博、微信等主流平台的朋友们,他们的声音在哪里可以被安放和被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在想,这样的新空间是否有可能出现。

那位说出“新闻业不是正在死去,而是无家可归”的朋友,最近开始为「在场」非虚构奖学金工作。我此前在新闻实验室播客中曾经两次(第一次第二次)介绍过这个奖学金。这样的项目本身就是在给流离失所的新闻业搭建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当然还很小,但它会逐渐成长。更重要的是,它并不是在复制此前的家园,而是用新的理念去建造,比如鼓励更多非专业的写作者去写那些让自己感到非写不可的故事,比如帮助资深编辑和新鲜的写作者找到彼此。这其实是新闻业旧有的那个家园所不具备的,它带来的是新的可能。

在流离失所中寻找新家园的,不仅是新闻业,还有背后那个更大的主题:公共生活。

上周有一篇标题叫《活在真实中》(这个标题显然来自哈维尔)的文章在我的朋友圈里刷屏。文章记录的是成都的一些线下公共空间里发生的事情:开设讲座、辩论公共议题、共同观看电影并讨论。如果不是作者这样细致的记录,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公共生活依然在城市里顽强地发生。我最感到意外的一点是,文中记录的那些参与者,背景非常多样,除了很容易想到的大学生和白领之外,还有来自凉山、现在在读一所职校的十六岁和十八岁彝族女孩,有做过快递员、楼管、内容审核员的青年。这说明,对公共生活的向往,并不一定与职业、受教育程度相关。参与人群的多样性,使得公共生活更有韧性。

就在写这封信之前,我看到《活在真实中》当中出现的人物之一灵子发朋友圈,记录了发生在敦壩酒吧的新一场辩论:

“今天下午龙门阵,聊Jingyao诉刘强东案的庭前和解。来了七十多人,讨论三个小时,再一次被敦壩生发出的这种自由、理性、平静的氛围打动到。即便少数的观点,也会得到认真倾听和讨论,没有情绪裹挟或攻击,多么难得。”

真好,至少在成都的那几家酒吧和书店,公共生活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

我又想到《不明白播客》最近和张洁平、江雪录的那一期节目。洁平说:

“我觉得一个健康或者是民主或者是自由的社会交给人最核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参与感。你要相信你有能力改变你所在的(地方),尺度不管是一个很小的社区,还是一个很大的事件,你不是无力的。你是应该要参与并且有能力改变的,这个世界能变得更好,你是可以contribute的。这件事情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从来都没有机会习得……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移民到世界各地都显得那么讨厌、那么自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他们去到一个可以参与进去的社会的时候,其实已经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参与进去改变自己身边的社会了。你遇到那些问题是很茫然的,这个国家该不该接收难民,你最后只能回到一个基本就是这件事情对我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利益。这是唯一的判断标准,但这不是他的罪过,我们生活的环境教我们是这样子的。”

能够参与公共生活,的确是公民之为公民的根本。能否提供参与的机会,是考察一个社会的根本问题。或者说,并不需要什么力量去主动提供,只需要能够容忍那些机会与空间的存在,那么人们自然会去创造、去联结。

最近,我也在尝试创造一个小小的家园,去容纳和促成一些联结的机会。那就是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起的“卓越传媒人驻校计划”,希望能给身处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内地)的资深媒体人一个小小的短暂驻足之处。从明天开始,项目的第一期就将正式开始,我期待着在校园里迎接首期的三位驻校媒体人——褚朝新、林知阳和张之琪,他们会在校园与师生一起度过两个月的时光。如果你关注了褚朝新老师的微信公号,或者听了随机波动的节目,或许已经知道他们会来香港。很开心能够促成这样的项目,不管它最终能不能发展成哈佛尼曼学者那样大的项目,至少它在现在能够为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提供一个小小的容身之所。

我想我们要放弃那种“一个家园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我们再也回不去那样的时代了。我本来把这封信的标题写成了“给流离失所的公共生活寻找一个家园”,但很快就觉得,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家园,而是很多家园,它应该是复数形式的。而寻找和建造那许许多多家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给人带来意义感的公共参与。

我最近出现在……

如何防治虚假信息的“大流行”?

为什么“事实核查”很重要,但不足够。

我最近读了……

大西洋杂志丨大流行病的遗留影响已然清晰

普利策奖科学记者Ed Yong的新文章,对新冠暴露的美国社会问题再次做了鞭辟入里的揭示。大国们都有自己的顽疾,令我们羡慕的是Ed Yong们可以把它说出来。

Editing Tools I Love - by Jenn McClearen

一些关于英文学术写作的工具和资源。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58次见面。如果你是从朋友转发读到的这封信,记得点这里免费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下期再见!

方可成

2022.10.4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在追求“谁更强”的竞赛中,我们终将疏离,每个人都会深陷孤独;而在承认“我们都很脆弱”的袒露和拥抱中,我们有可能建立起基于尊重和共情的共同体。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新年好!愿大家的2024年平安顺遂。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深圳做了一场线下活动。感谢所有从不同地方出发,汇聚到现场的朋友们。时隔四年,再次在线下连接,看到每一张笑脸,令人感到格外温暖。 我在现场做了一个小时的演讲《我的媒体食谱2023:与生命历程和世界脉动的共振》。在这封信当中,我想提取其中的一个部分,与大家分享。 其实很希望有一个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好像Spotify、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那样的“年度内容摄取报告”,因为,从我们摄取的内容入手回顾过去的一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今大多数人的内容摄取都发生在社交媒体上,但主流的平台估计很难出这样的内容总结。因为,如果一定要诚实地总结,那么可能会是这样的: * 抖音:2023年,你浪费在看短视频和直播上的时间长达1000小时。 * 微信:2023年,你在微信公众号里面阅读了300篇假新闻,另外,你阅读过的100篇文章已经404。 * 小红书:2023年,你在小红书上感到焦虑800次,其中800次是因为别人塑造的虚假生活。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 * 依赖大数据、信息流的平台,有太多垃圾的、低质的,让你浪费时间的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

他们曾经在民意的浪潮上冲浪,但始终,他们难以成为造浪者。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