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78)香港记者的风险管理

香港新闻界是如何感受水温、应对变化的。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3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78)香港记者的风险管理

先向各位说声抱歉——因为最近一周在多伦多参加国际传播学年会,会员通讯的更新速度有所减慢。现在我已经回到香港,恢复正常更新频率啦。

在多伦多开会的时候,遇到不少在海外工作的老朋友。他们都很关切地询问,香港最近情况怎么样?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很不容易,既因为很多事情一言难尽,也因为即便是身处香港的人,可能也仍然在感受水温的过程中。

本期会员通讯,我们就通过我的同事李立峰教授新近发表于学术期刊《The China Journal》的一篇论文,来了解港区国安法实施将近3年来,香港新闻界是如何感受水温、应对变化的。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66)如何减少世界的撕裂

必须创造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空间。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66)如何减少世界的撕裂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65)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将关闭

消灭“思想市场”中最受信任和最具普及性的参与者,并不会使市场更自由。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65)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将关闭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64)你问我答

“通报新闻”、AI在新闻业的运用、读研规划、留学选校、解释性视频报道、香港媒体工作……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64)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