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我做了一个中文Newsletter导航|免费newsletter(012)

如果你想感受氛围,那么就去刷社交媒体;如果你想获取信息,那就订阅newsletter。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9 分钟阅读
我做了一个中文Newsletter导航|免费newsletter(012)
Photo by Chris Lawton / Unsplash

目录

亲爱的朋友:

周末好!

如上一封信中所说,我希望在中文世界推动newsletter的发展。最近一周,我通过邮件、朋友圈、即刻等渠道征集了一些中文newsletter,非常感谢参与了分享的朋友们,尤其是陈恒一的协助。

现在,我可以与大家分享初步的成果了:点这里可以查看中文Newsletter导航,或者在浏览器里面输入网址:https://www.notion.so/Newsletter-68ee46c0a4574f659fb8a873ead438c6

如果你有知道但还没有收入的中文newsletter,也欢迎通过页面里面的提示进行填写和提交(需要登陆你的Notion账户),或者直接回信告知。

接下来,我会不断更新这个中文Newsletter列表,请大家收藏这个导航页面。同时我也知道,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也想自己尝试写newsletter,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工具、如何做内容定位。所以,接下来我也将会逐步在页面上提供Newsletter工具选用、内容创作等方面的教程,请大家期待呀。

最近几天,社交媒体上很热闹。但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VicodinXYZ 说的

互联网最大的问题之一大概是,懂得说「我没有足够的信息使得我可以拥有一个观点」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实际上,问题不仅在于懂得这样说的人太少了,还在于:主流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在鼓励大家发表观点(点赞和转发也是发表观点的方式),并且,发表出来就好了,并不在乎观点的论证和讨论。社交媒体不是一个能够容纳讨论和商议(deliberation)的地方,这不仅因为它短小、快速,还因为它的社交传播机制更鼓励表态而不是讨论。用学者Kevin Munger的说法,推特就是一个关于vibe(气氛)的平台,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氛围,无关讨论,无关说服。按照同样的逻辑,微博和其他一些社交媒体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简单粗暴地说,如果你想感受氛围,那么就去刷社交媒体;如果你想获取信息,那就订阅newsletter;如果你想和人讨论,那么……好像除了面对面、电话/视频或者一来一回地长篇通信之外,还没有特别适合的工具。

以下,照例分享一些最近我读的和写的内容。

我最近读了……

展望杂志丨自由主义的未来

牛津大学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Timothy Garton Ash去年底发表在英国《Prospect》杂志的文章,对自由主义的内核及其面临的危机做了清晰的梳理。他认为,当前(西方的)自由主义忽视了两对价值,分别是平等和团结,以及社区和身份

关于前者,不平等现象在西方社会日益严重,这种不平等不仅是金钱上的,也是机会上的(例如,顶尖大学青睐精英家庭学生),还是心态上的(精英对底层的傲慢和无视)。作者认为,必须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来解决这些不平等现象,让人们团结起来。

关于后者,人有自由的需求,也有归属感的需求,自由主义者在对地球另一边的事情侃侃而谈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社区。这就给了民粹主义者可乘之机,他们借机渲染排外、仇外情绪。作者提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自由主义中应该包含一种自由开明的爱国主义。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当奥巴马政府提议对一种叫做“附带权益”的收入类型(通常是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经理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税率低于其他收入)加税时,美国金融家、黑石集团共同创始人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宣称:“那是一场战争......就像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

给金融业加税,就被说成是“一场战争”,难怪作者会感叹,“这真是龌龊不堪。”作者建议:我们应该少一点尊重给银行家,多一点尊重给清洁工。

其实,给了银行家过多尊重、给了清洁工太少尊重的,又何止是美国?苏世民和中国有许多的生意往来,还给清华大学捐款了1亿美元,冠名了“苏世民书院”,他在中国也享有了政要接见和民众敬仰的地位。中国早已镶嵌进这种国际体系,西方自由主义的问题和危机,并不是一个与我们无关的话题。

The Sonic (Entrepreneurship) Boom

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Scott Galloway对新冠疫情结束之后的商业发展,尤其是科技创业有非常乐观的预测。各国政府出台的刺激政策,让民众有了更强的消费能力。而社会对打破巨头垄断已经形成了共识,大家都期待新产品的出现。他尤其提出了对几个行业的关注:地产(是的,远程办公将在疫情后保留,不再需要那么多办公室,但很多办公楼将会改造,成为住宅或社区空间)、高等教育、医疗科技(这两者在美国都是极贵但服务并不好的行业)、虚拟货币。当然,乐观预测背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经济刺激政策和股票市场的上涨,造就了很多寻求投资机会的资本。仅2020年,就有225家美国公司成为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2021年到现在又有超过60家公司加入这个行列。2021年1月,风投一共新投资了40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记录。

疫情以来,美国一部分底层民众度过了最惨的一段日子,而资本则狂欢至今。结合上面那篇文章,我们能够看到,不平等仍在扩大,危机仍未有解法。在新的创业春天中,是否会有走向平等的机会(比如会有更关注本地社区、共享收益的项目),还是继续发展这场危机?

我最近写了……

与各位分享最近几期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的主题:

中国的政府主导式新媒体创新(会员通讯474期)

这是对我和Maria Repnikova教授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的介绍。在论文中,我们研究了澎湃、上观、界面、上游、九派、无界等一批新闻客户端的创新模式,并提出了“state-preneurship”这个概念进行总结,强调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我们分析了这种模式与西方新闻创新实验相比的优势与劣势,并试图探讨:中国的创新能力如何?政府主导的模式能否支持和推动创新?

阿里巴巴与“资本操控舆论”(会员通讯473期)

最近两年,关于“资本操控舆论”的说法在中文社交媒体上颇为流行,阿里巴巴时常被作为“资本控制媒体和舆论”的案例。最近,有外媒报道:阿里巴巴被要求出售旗下的媒体资产。在这期会员通讯里,我借由阿里巴巴的案例来谈谈:“资本操控舆论”究竟是怎么回事?怎样避免资本对舆论的过大影响?

外卖骑手何时罢工抗议?(会员通讯472期)

平台上的劳工权益问题日益获得全球性的关注。去年,《人物》杂志的深度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发了全社会的讨论。在这期会员通讯中,我介绍了一则关于中国外卖骑手劳动权益的重要研究,作者是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雷雅雯。文章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外卖骑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进行集体行动、罢工抗议?

知乎的上市与下沉(会员通讯471期)

知乎昨天在美国正式上市,这是这家成立已经超过10年的创业公司终于迈出的重要一步。上市让早期投资者获得了丰厚回报,但对于知乎这一社交产品来说,上市的压力却并不一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期会员通讯里,我重点探讨了:知乎的核心到底是什么:知识还是社区?知乎的氛围是怎么发生变化的?

吴修铭:拜登政府的反垄断特别助理(会员通讯470期)

美国总统拜登任命了一名新的政府官员。这一任命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因为他将会极大影响接下来硅谷科技巨头们的命运。被任命的人叫Tim Wu,中文名吴修铭。那么,他究竟是谁?作为一名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他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和主张?作为一名新上任的政府官员,他会在科技反垄断这一议题上做出重要的推进吗?

如果希望在以后读到类似以上主题的深度分析,欢迎点这里订阅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12次见面。

祝阅读愉快!下周再见!


方可成

2021.3.27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这个似乎到处都是I人的时代,既是个体层面对内向者性格特质的认可,又反映着公共生活层面的失落。

“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信息差”究竟怎样打破?|会员计划2024开学优惠

面向大众的、免费使用的平台,都不会是你能打破信息差、跻身“信息达人”行列的地方,它们只能是让你和众人变得一样、没有差别的地方。

“信息差”究竟怎样打破?|会员计划2024开学优惠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保持清醒,保持锐利|新闻实验室精品挂耳咖啡

阅读优质信息,品尝精品咖啡。

保持清醒,保持锐利|新闻实验室精品挂耳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