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与岛屿,哪个大,哪个小?|免费newsletter(045)
目录
亲爱的朋友:
这是新闻实验室的免费newsletter在2022年第一次与你见面,希望你一切都好。
前几天,我和几位同事去南丫岛看了一个关注岛民乡村生活的艺术展,展览的名字叫“南丫说:”。
香港不仅有繁华都市,也有郊野乡村。而同为乡村,北部新界的乡村与离岛上的乡村又大不相同。
南丫岛是香港主要的离岛之一,据说名字来源于岛的形状——像“丫”字,或者英文字母Y,再加上位于香港岛的南边,就叫做南丫岛了。南丫岛上有几个主要的海湾,其中北边的榕树湾最热闹,充满异国风情,许多老外居住在此,平日坐船往返于中环,单程大概二三十分钟,周末也有很多游客前来。
而岛南边的索罟湾和模达湾,则更为本土,居住的大多是渔民和村民。这也是前几天我们的目的地。
一年多之前,有一批文化艺术工作者来到南丫岛南边的村子里,开展了为期九个月的社区研究,发掘水陆居民的生活,创作了十几则艺术展品,目前正在索罟湾的海边展出。
展览的联合策展人梁宝是中文大学毕业的博士,她带我们看了展品,并介绍了这个艺术+研究计划的缘起。她说,此前对海岛和乡村的叙事,要么只是“XXXX年重建天后庙”之类的历史记录和官方宏大叙述,要么是陈词滥调且廉价的“人情味”描述,与岛民的日常生活、与真实的社区生态似乎无关。而这个计划要做的,就是真正走入岛上的社区,和岛民打成一片,甚至是共同创作。
岛上的这些展品,有的探讨与自然的关系,比如用岛上的水资源(而不是政府统一供应的自来水)来种植蔬菜、培养菌菇,再分配给居民享用;比如把岛上收集到的植物、海藻和菌菇处理成半透明的标本,放在海鲜餐厅的鱼缸旁边,形成神奇的对照。
也有的展品关注岛上的人,比如有艺术家每天早上到茶餐厅,边吃早餐边偷听居民的对话,记录下一些流水式的日常片段;还有纪录片导演拍摄下轮渡上面乘客和船长的日常,影片放在黑暗的展厅里播放,观众仿佛置身船上,竟有些晕船的感觉。
比起这些具体的展品,梁宝提到的一个理念更有意思,那就是反思“大陆中心主义”。扎根小岛,意味着视角的变化。从大陆的视角看,岛是“小”的;但是从岛民的视角看,海洋也是连绵无尽的栖息地(这是来自斐济学者Epeli Hau‘ofa的说法),岛民的生活可以很开阔,而所谓的“大陆”反而是小的。
配合展览出版的册子上还提到:“椰林树影、水清沙幼”只是迎合游客想象的岛屿形象。而真实的岛屿,无论是自然和人文景观,都要复杂和有趣得多。
梁宝说,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香港岛也是一个岛。海底隧道和地铁让我们觉得港岛已经变成了陆地的一部分。视角的转化,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这两年来,由于疫情限制了外游,也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香港人有了一波重新发现岛屿的热潮——这里有大大小小263个岛屿。去年,我在另一个叫做盐田梓的小岛上参观了一个大型艺术节。那个小岛融合了天主教和客家文化,现在岛民已经陆续都迁离了,大家出钱出力,把小岛改造成了一个开放博物馆。
从微观的社区和日常当中探索新的可能性,以艺术等“软性”的方式表达,可能将会是接下来几年香港文化界的主题。相信会有更多有趣的项目出现。
(因为疫情影响,“南丫说!”展览于1月7-20日暂停,我们很幸运地赶上了暂停前的最后一天。)
🎙播客:与花总聊直播
花总是微博上的“原生KOL”,可能是上过热搜次数最多的KOL之一。从“装腔指南”到“鉴表”,从“杯子的秘密”到“口罩猎人”,花总不断给舆论带来新的话题。最近一两年,他在微博上做了一百多场连麦直播,或了解个体的人生故事,或充当深夜情感树洞。在探索直播内容形态的同时,他也在反思着自己的角色。
去年年底,我和花总录了这期播客,聊了聊他的直播连麦心得,以及一个“话题艺术家”的自我修养。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Spotify及各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本期播客。新闻实验室播客的RSS地址是:https://feed.xyzfm.space/xxkgbvrglujv
你也可以在我的YouTube收看本期播客的视频版:https://youtu.be/xlBgCqvnnz4
我最近出现在……
学术界其实在反思:我们是否要对彼此这样冷酷刻薄?| 方可成 x 三明治 · 2022跨年教育谈
“三明治”邀请我写一篇文章回顾自己的2021年,我重点写了写自己的工作。我初稿的标题是“隧道漫长,不要停下脚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隧道中的一年,还看不到尽头的亮光。愿我们守望互助,步履不停。
不合时宜的年终来信
“不合时宜”播客邀请2021年上过节目的嘉宾回顾自己的一年,我是其中之一。
我最近读了/听了……
李大同:零星回忆,送行老徐
1月6日,原《中国青年报》社长兼总编辑徐祝庆去世,李大同、贺延光、谢湘等老一辈新闻人均撰写了回忆文章,其中又以李大同的文章最为详尽,重现了火热的八十年代里,一家重要报社的负责人是如何保护下属、如何尽力支撑起报道空间的(这篇发表在微信上的版本已经经过删节)。
南京李市民2022年的第一场“不公开演出”
不管明天会不会更好,至少可以听一听南京李市民的《明天会更好》。
访谈|“木兰的故事”:创造打工姐妹自己的文艺
这是一个祛魅的艺术现场,不粉饰现实,不承诺未来,只是记录和再现一群人生命中某些经验的碎片。在当下中国,流动打工女性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她们生命经验中的若干碎片拼在一起,就是我们所有人身处其中的一块巨大而坚硬的现实。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45次见面。想要阅读更多,记得在下面输入自己的邮箱地址免费订阅。
下期再见!
方可成
2022.1.11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 Newsletter
订阅newsletter,通过邮件及时获取最新内容。(订阅免费,之后可以选择加入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