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36)大裁员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0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36)大裁员

过去一两周,美国媒体业界的坏消息不断。

1月19日,《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宣布将会大裁员,甚至可能直接关门。

1月23日,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报纸《洛杉矶时报》宣布将裁掉超过20%的采编岗位员工,也即大约115名记者。

同一天,《时代》杂志宣布将裁掉大约30名采编员工,比例大约为15%。

还是同一天,包括《Vogue》、《GQ》和《Vanity Fair》在内的多个康泰纳仕集团旗下媒体的大约400名员工在纽约举行罢工,此次罢工是在康泰纳仕表示将裁员约5%(约300人)之后发生的。该公司上周还宣布,旗下音乐媒体Pitchfork将会并入《GQ》。

1月25日,《纽约每日新闻(The New York Daily News)》的记者们举行罢工,抗议近期的裁员和政策调整,这是三十多年来该报的头一次罢工。

而就在不久之前,《华盛顿邮报》在去年年底刚刚宣布,已经裁掉了240名员工。

对于已经在低谷挣扎十来年的媒体行业来说,似乎是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洛杉矶时报》:富豪救不了新闻业?

《洛杉矶时报》是富豪收购媒体但又难以将其经营好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1)中国如何管控外国记者

通过制造一种高度不确定的氛围,间接影响和限制记者的报道行为。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1)中国如何管控外国记者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0)你问我答

如何判断论文/新闻的真假、始祖鸟和蔡国强的烟花事件、毕业生的作品、什么是好工作、JK·罗琳和艾玛·沃森的争执……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0)你问我答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79)《生成式AI与新闻》2025报告

在公众眼中,新闻业拥抱AI更像是一场为了削减成本、追求效率的商业行为,而非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新闻价值。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79)《生成式AI与新闻》2025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