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59)《纽约时报》“恐跨”风波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6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59)《纽约时报》“恐跨”风波
Photo by Alexander Grey / Unsplash

最近一个月,《纽约时报》在自由派圈子内部因为一场“恐跨”风波,遭遇了不少质疑和批评。

“恐跨”(transphobia)指的是对跨性别人士的偏见、歧视和恐惧。2月15日,一群《纽约时报》作者发表联名公开信,指责该报对跨性别议题做了具有偏见的报道,呼吁报社正视、检讨这一问题。这封信获得了超过1200名《纽约时报》作者以及超过34000名媒体工作者和读者的联署。但是,报社对这封信的回应非常强硬,认为自己的报道没有问题,认为那些提出批评的人不懂什么是好的新闻作品。

这起风波让不少人开始回顾《纽约时报》历史上对同性恋、艾滋病等议题的偏见报道,也再次展现了“新闻客观性”这个议题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当然,它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当下美国的“觉醒(woke)文化”(详见会员通讯409期)。

背景:青少年跨性別治疗的意义与争议

我们先来了解和《纽约时报》引发争议的报道相关的背景:青少年跨性别治疗(通过手术或药物进行性别重置)。

最近几年,美国寻求进行跨性别治疗的青少年人数呈上升趋势。尽管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这种治疗还是非常少的,但是已经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担心:这些青少年会不会根本没有想清楚,是不是一时冲动去做的手术?成年以后会不会后悔?

已有的研究显示,这类治疗的效果大体上是积极的,而副作用一般来说是比较轻微的。当然,如果要问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在接受治疗的50年之后会不会后悔,我们确实没有足够的数据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青少年跨性别治疗,大体有两派观点,我们简单粗暴地称之为“支持派”和“谨慎派”。

“支持派”认为,去看跨性别门诊的青少年数量之所以增加,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性别人士的能见度和接受度提高,更多的年轻人不再隐瞒自己,而是敢于公开自己的跨性别身份认同。这有点类似于左利手(左撇子)现象——其实人群当中本来就有一定比例的左利手,但是之前社会对左利手有一种污名化的压力,因此很多人不敢承认自己更擅长使用左手,甚至要强迫自己改用右手。但是后来,随着社会耻辱感的减弱,我们生活中可见的左利手的数就迅速增加了,这并不是因为左利手突然变多了,而是因为大家敢于承认了。所以,寻求跨性别治疗的青少年多了,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更多人敢于做自己了。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84)你问我答

不同国家对奥运的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投射;加入欧洲媒体工作的可能性;对新闻学的污名化玩梗;如何应对负面事件带来的无力感;如何应对“新闻回避”现象……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84)你问我答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83) 明星政治表态,粉丝怎么看?

每逢重要的纪念日或事件(例如佩洛西访台),明星们总会在微博上整齐列队,转发官方的政治宣传信息(例如“只有一个中国”)。 这种现象我们已经很熟悉。不过我们不太清楚的是:什么类型的明星更经常转发这类信息?以及,粉丝们到底怎么看待明星的政治表态? 里士满大学(University of Richmond)的两位研究者Dan Chen和Gengsong Gao,近来先后发表了两篇论文,研究这一现象。本期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研究发现。 什么样的明星更经常表态?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83) 明星政治表态,粉丝怎么看?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82)中非关系的一个侧面:培训非洲记者做正面报道

过去几天,来自50多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齐聚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次论坛将中国与非洲的整体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并且通过了未来3年加强中非合作的《北京宣言》和《行动计划》。 外界关注最多的,是中国政府向非洲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不过,中非关系远非只有经济上的援助。官方还非常强调“文明互鉴”、“打造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台”,推动“人文交流”等。 具体到媒体领域,中国实际上已经长期通过培训非洲记者的方式在影响非洲的新闻业,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这些培训到底对非洲记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期会员通讯,我们来通过最近出版的一篇学术论文来了解这个中非关系的侧面。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82)中非关系的一个侧面:培训非洲记者做正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