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59)《纽约时报》“恐跨”风波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6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59)《纽约时报》“恐跨”风波
Photo by Alexander Grey / Unsplash

最近一个月,《纽约时报》在自由派圈子内部因为一场“恐跨”风波,遭遇了不少质疑和批评。

“恐跨”(transphobia)指的是对跨性别人士的偏见、歧视和恐惧。2月15日,一群《纽约时报》作者发表联名公开信,指责该报对跨性别议题做了具有偏见的报道,呼吁报社正视、检讨这一问题。这封信获得了超过1200名《纽约时报》作者以及超过34000名媒体工作者和读者的联署。但是,报社对这封信的回应非常强硬,认为自己的报道没有问题,认为那些提出批评的人不懂什么是好的新闻作品。

这起风波让不少人开始回顾《纽约时报》历史上对同性恋、艾滋病等议题的偏见报道,也再次展现了“新闻客观性”这个议题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当然,它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当下美国的“觉醒(woke)文化”(详见会员通讯409期)。

背景:青少年跨性別治疗的意义与争议

我们先来了解和《纽约时报》引发争议的报道相关的背景:青少年跨性别治疗(通过手术或药物进行性别重置)。

最近几年,美国寻求进行跨性别治疗的青少年人数呈上升趋势。尽管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这种治疗还是非常少的,但是已经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担心:这些青少年会不会根本没有想清楚,是不是一时冲动去做的手术?成年以后会不会后悔?

已有的研究显示,这类治疗的效果大体上是积极的,而副作用一般来说是比较轻微的。当然,如果要问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在接受治疗的50年之后会不会后悔,我们确实没有足够的数据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青少年跨性别治疗,大体有两派观点,我们简单粗暴地称之为“支持派”和“谨慎派”。

“支持派”认为,去看跨性别门诊的青少年数量之所以增加,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性别人士的能见度和接受度提高,更多的年轻人不再隐瞒自己,而是敢于公开自己的跨性别身份认同。这有点类似于左利手(左撇子)现象——其实人群当中本来就有一定比例的左利手,但是之前社会对左利手有一种污名化的压力,因此很多人不敢承认自己更擅长使用左手,甚至要强迫自己改用右手。但是后来,随着社会耻辱感的减弱,我们生活中可见的左利手的数就迅速增加了,这并不是因为左利手突然变多了,而是因为大家敢于承认了。所以,寻求跨性别治疗的青少年多了,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更多人敢于做自己了。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2)外媒“跪低”

“当这些机构自身受到威胁时,它们显然愿意从记协的保护中受益,但当记协遭到压力时,它们却不愿回报。”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2)外媒“跪低”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1)拜登和《纽约时报》

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的每一任美国总统,都接受过《纽约时报》的采访。但拜登没有。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1)拜登和《纽约时报》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0)MAGA共产主义

今年2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在莫斯科见到了一名24岁的美国青年。两人大约10分钟的聊天,被剪辑上传到了张维为的官方YouTube频道。在视频中,这位美国青年说:“我们的国家正在崩溃。工人阶级的工作很糟糕。我们的基础设施分崩离析。我们的政府在乌克兰、台湾、以色列和其它地方的战争上花费了数千亿美元。我们在一年内让 700 万非法移民进入国境……” 在那之前,这名美国青年其实刚刚到访过中国。今年1月,他曾受观察者网的邀请,到上海参加活动,并接受访谈。3月,在观察者网的支持下,他开通了微博和Bilibili账号,并获得了平台推荐,迅速积累了几十万粉丝。 这样一名年纪轻轻的美国人,之所以受到观察者网和张维为的重视,被他们奉为座上宾,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愿意批评自己的祖国、赞美中国的成就。实际上,这个名叫Jackson Hinkle的美国人,是“MAGA 共产主义”这个概念最卖力的推销员和代言人。这是一个非常诡异又很吸引眼球的概念——MAGA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川普及其极右翼支持者信奉的理念;而共产主义则是一种左翼意识形态。这两种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理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0)MAGA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