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旧文的魅力|免费newsletter(043)

当人们对不断刷新的、夺人眼球的内容感到厌倦,越来越多人发现,不如回去读读旧文章。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7 分钟阅读
旧文的魅力|免费newsletter(043)
Photo by Joanna Kosinska / Unsplash

目录

亲爱的朋友:

我最近半年时常使用的一款阅读工具叫Matter(与写作社区Matters有一个字母之差,它们之间没有关联)。这款工具除了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之外,还有更值得阅读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由编辑筛选,有的由知名的作者推荐,你可以在其中关注自己喜欢的作者,跟踪他们的阅读推荐。

在使用这款阅读工具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里面很多被推荐的文章,都不是最近发表的新文章,它们有的甚至已经是几年前、十几年前发布的。

比如,在12月5日推送的“每周文章推荐”中,入选的文章除了最近一周发表的之外,还有发表于以下时间的旧文:

  • 今年8月2日;
  • 2015年8月11日;
  • 今年3月4日;
  • 2017年8月24日;
  • 今年9月15日;
  • 今年3月7日。

今天打开这款app,里面的第一篇推荐文章发表于1998年5月19日。

在社交媒体的年代,我们早已习惯不断刷新,看最新的内容,如果在时间线上刷不出来新的内容,就会感到焦虑和无聊。但是,近来我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一种相反的趋势:当人们对不断刷新的、夺人眼球的内容感到厌倦,越来越多人发现,不如回去读读旧文章。

这些旧文章甚至都不需要是什么经典。这两年来,我好几次听人跟我说,觉得我的个人独立博客上的文章很好看。那个博客是我大学时期开始写的,现在早已不更新了,但因为一直在续费域名和服务器,所以很好地保留在了互联网上,偶尔会被人翻出来阅读。

很多人已经反思互联网内容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比如产品沉思录去年的那篇《人们都愿意跃入溪流,而建造花园的人将赢得未来》就对比了两种不同的内容生产和展示逻辑,一种是像溪流一样不断向前,但留不下什么,另一种则是像花园一样,不断修建和灌溉。溪流是社交媒体的时间线逻辑,而“数字花园”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逻辑,它不追求海量,不追求时效,但追求质量,追求培育和反思。

或者,我们也可以用博物馆的比喻。Matter里面展示的那些十几年前的旧文,YouTube上一些几年前发布但不断有人回去重看的视频,都好像是博物馆里面的展品。我们可不可以在互联网上拥有更多博物馆式的存在?里面的展览当然需要适时更新,但更重要的是,常设的经典展品也能吸引不同的人一再前往,常看常新。

建造这样的小型花园或者博物馆,需要一些基本的前提。

  • 首先,它不能依附于某个封闭的平台,无论是微信、是Facebook,还是豆瓣,都不行,因为平台上的内容不属于你自己所有,随时可能消失不见,也可能随着平台的倒闭而消失。
  • 其次,它需要很好的发现机制,搜索引擎似乎是这类内容的唯一入口,但我想还需要更多的发现渠道。
  • 另外,它还需要一套可持续的机制,方便人们支持必要的服务器、软件开支和人力投入。

以上几个方面,目前都还没有太好的解法,也许正在逐渐生长的web3将会解决这些问题,但现在还不好判断它的未来。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就在思考能否建立一个新闻传播方面主题的数字花园或者博物馆,但一直没有真正开始。产品沉思录的少楠利用Notion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但我对这款产品的开放性还有一点存疑。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欢迎回信讨论。

我想,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用溪流灌溉花园。比如,通过newsletter、播客等形式分享新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沉淀下来,逐渐建造成一座花园或者博物馆。而对于阅读者而言,可以有时候在溪水里玩耍,有时候在花园里徜徉。无论哪种方式的相遇,底色都是真诚的。

🎙播客:文字还是最自由最强大的工具

本期新闻实验室播客,我们来继续聊聊非虚构写作。在第17期播客当中,我们了解了一个专业的非虚构写作团队“正面连接”是如何工作的。这次,我们来聊聊非虚构写作对普通人的意义。

本期嘉宾是两位长期从事非虚构写作和编辑工作的媒体人:曾经担任「正午故事」主编的郭玉洁;曾经担任端传媒总编辑、现在是Matters发起人的张洁平

我们聊到的话题包括:

  • 非虚构写作应对着文学和媒体两个领域的问题
  • 非虚构写作的作者性:何时可以出现“我”?
  • 普通人可以做非虚构写作吗?
  • 当道理已经讲不通的时候,我们只能讲故事
  • 编辑就好像心理治疗师
  • 写作可以怎么学?
  • “现场”就是请你从内卷的生活里走出来
  • 非虚构写作是处理自己和世界关系的方法
  • 记录历史是一种责任

Matters发起了“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项目,第一期报名截止12月20日,点击链接了解详情和报名:https://www.mattersonsite.com/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Spotify及各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本期播客。新闻实验室播客的RSS地址是:https://feed.xyzfm.space/xxkgbvrglujv

我最近读了……

专访迈克尔·桑德尔: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社会,就是公正的吗?

桑德尔的新书《精英的傲慢》批评了meritoracy(优绩至上主义)这种在中美两国都非常流行的价值观。我们熟悉的“一切成功都是靠自己”、“贫穷是自己懒或笨”,乃至疫情中的“染病是自己的责任”,都是这种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批判meritocracy并不意味着打倒精英、拥抱民粹,而是提倡另一种优绩。如桑德尔所说,“我认为让人们’感到自身的责任‘很重要——人们是基于这种责任感,去发展自己的才能,并为共同体做出贡献,这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美德,一种良性的’优绩‘。”

吴彦祖最爱的朋克乐队人均14岁

自由生长、勇敢表达的样子真酷。文章标题很糟糕,这几个朋克女孩的乐队,关吴彦祖什么事?为什么主语是吴彦祖,而乐队只是宾语?

Why Jürgen Habermas Disappeared

为什么哈贝马斯从公共生活中消失了?为什么他的理论越来越跟不上现实?这篇(很学术、有深度的)文章,回顾了哈贝马斯的思想史,也不留情面地指出了他那来自康德哲学的理论当中始终无法补上的弱点。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43次见面。想要阅读更多,记得在下面输入自己的邮箱地址免费订阅。

下期再见!

方可成

2021.12.7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在追求“谁更强”的竞赛中,我们终将疏离,每个人都会深陷孤独;而在承认“我们都很脆弱”的袒露和拥抱中,我们有可能建立起基于尊重和共情的共同体。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新年好!愿大家的2024年平安顺遂。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深圳做了一场线下活动。感谢所有从不同地方出发,汇聚到现场的朋友们。时隔四年,再次在线下连接,看到每一张笑脸,令人感到格外温暖。 我在现场做了一个小时的演讲《我的媒体食谱2023:与生命历程和世界脉动的共振》。在这封信当中,我想提取其中的一个部分,与大家分享。 其实很希望有一个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好像Spotify、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那样的“年度内容摄取报告”,因为,从我们摄取的内容入手回顾过去的一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今大多数人的内容摄取都发生在社交媒体上,但主流的平台估计很难出这样的内容总结。因为,如果一定要诚实地总结,那么可能会是这样的: * 抖音:2023年,你浪费在看短视频和直播上的时间长达1000小时。 * 微信:2023年,你在微信公众号里面阅读了300篇假新闻,另外,你阅读过的100篇文章已经404。 * 小红书:2023年,你在小红书上感到焦虑800次,其中800次是因为别人塑造的虚假生活。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 * 依赖大数据、信息流的平台,有太多垃圾的、低质的,让你浪费时间的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

他们曾经在民意的浪潮上冲浪,但始终,他们难以成为造浪者。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