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在奥运会里,我们看见了什么?|在土味视频中,我们看见了什么?|免费newsletter(030)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9 分钟阅读
在奥运会里,我们看见了什么?|在土味视频中,我们看见了什么?|免费newsletter(030)
Photo by Dave Kim / Unsplash

目录

亲爱的朋友:

一周不见,又发生了许多事情。

相信很多人都在看奥运会,有朋友写信跟我说:

“近日奥运会成为了国民热议的话题,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许多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言论以及网络暴力行为,在浏览评论区时我不免会感到伤感,河南灾情的网络舆情让我觉得感动,而奥运会这种民族间产生摩擦、矛盾的事件又让我对这片舆论场心生厌倦。彷徨之余不知道出路在何方,不知道老师您怎么看?”

我想起小时候看奥运会的模糊记忆。大概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吧,那时我9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天非常炎热,家里也没有空调,就把凉席铺在客厅里,在凉席上坐着或躺着,吹着电风扇,吃着冰棍和西瓜,从电视上看了快一个月的比赛。

那时的奥运会仅仅存在于电视荧幕里。央视播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解说和主持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想;除了和家人朋友的讨论,我们也并不知道其他同样在看着比赛的人们是怎么想的。我们最关注的,自然是中国队得了几枚金牌,但那是一种纯粹的喜悦。

今天的奥运会不仅存在于电视荧幕里,还存在于微博热搜上、微信群聊和朋友圈里,以及各种各样其他的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的信息,远超央视播出的那些画面,解说和主持人也不再是最能影响我们对一场比赛看法的人,营销号可能才是。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根本没看比赛,只是看了几个帖子、几张动图、几条朗朗上口的评论,就一下子被激怒,或者被逗乐,然后也按下了转发按钮,加入众声喧哗之中。

你说,我是喜欢1996年看奥运的感觉,还是喜欢2021年的呢?我觉得真的挺难说。我喜欢当你发现一个感兴趣的运动员,很快就可以查找到很多关于ta的帖子、图片和视频,看到别人对ta的介绍和评价;我喜欢那些把电视画面里一闪而过的或潇洒或动人的瞬间做成动图、收集汇总的有心人;我也喜欢看一些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对赛事发出既有浓浓个人色彩,又让人觉得很有启发的评论。这些,都是那个在凉席上吹着电风扇看奥运的夏天无法拥有的。

但是,今天的奥运观看体验确实也不如之前纯粹了,因为它变成了一些人的工具。被制造的假新闻、刻意设置的加剧对立情绪的热搜(比如开幕式之后设置的“点火仪式就这”,实在是展现了“格局就这”)、肆意施展爪牙的网络暴力,这些都成为那位写信的朋友所说的让人对这片舆论场心生厌倦的原因。这也与本届奥运会在“更快、更高、更强”之外新加入的“更团结”背道而驰。

其实这些也是完全预料得到的。在今天这样的舆论场上——或者更具体地说,在微博这样的舆论场上,我们还能指望看到怎样的讨论呢?虚假信息、极端民族主义、厌女、网暴,这些在奥运会开幕前就是显著的存在了,奥运会只是为他们贡献了新的、流量超大的题材而已。

那我们怎么好好享受奥运,而不是被乌烟瘴气的讨论气得完全没心情呢?最直接的方法,当然就是卸载微博啦。如果要继续用的话,也别看热搜榜了,可以专门挑选关注几个博主,比如我就很喜欢看作为体育迷的记者杨潇发布的大量个人点评,还有CatchUp性别公正姐妹时常会转发的女性运动员的精彩瞬间。微博虽然整体氛围糟糕,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小小的光明角落,容纳着一小群一小群的人互相取暖。

另一个建议,或许是去多多了解运动员们的个体生命故事。与其说什么奥运会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斗,我更希望说,奥运会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展现,是人类凭借脆弱的肉身所能达到的力与美的展现。所以,我更愿意在“人类共同体”和“个体”这两个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去欣赏奥运,相信你也会很有兴趣了解,那些美好的运动员们是如何达到这种高度的。赛场上的短暂亮相,虽然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但也只是他们生命的一个截面而已。

这种对真实生命的了解,会让人从奥运之中看到的东西更为丰富。就像陈迪在微博上的,“那些真的在参加顶级国际赛事的运动员们是不会产生出中文互联网上现在的这种情绪的。……这些不同国籍的运动员之间长年累月的接触、共同度过的时光、一同参与的项目,可要比那些万转帖子下面全部网民与他们的可能交集加起来都多得多。一起吃的饭团、打的桌球都是无比真实的经验”。

就算我们没有机会和这些运动员有亲身的接触,我们也可以多去了解他们的生命故事,这些比那些易散的情绪要有意义得多。

🎙新闻实验室播客

新闻实验室的播客逐渐走上正轨。从这周开始,播客中除了newsletter的有声版之外,还会有一段围绕某个主题的聊天内容。我会邀请我的朋友、学生、同事来一起聊聊,给大家更多的陪伴。

本周请来和大家聊天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的本科生裴瑜,她上学期选了我开设的课程“中国内地的媒介与社会发展”,期末作业写的主题是“土味视频”。我和她聊的内容大概包括:

  • 什么是土味视频?土味混剪又是什么?
  • 谁在创作土味视频?MCN公司如何参与?
  • 有人从土味视频中获得了审丑的快感,有人从对土味视频的鄙视中确认了自己的优越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土味视频及其背后的底层群体?
  • 快手等平台扮演的角色如何?是赋权还是剥削?
  • 土味混剪的“鼻祖”李翔伟怎么看土味视频?
  •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怎么看土味视频?
  • 土味视频到底有没有让底层群体更多地被看见?

和她聊完,我最深的感触是:反思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在从高中到大一的这段时间里,她从一个鄙夷土味视频的人,通过反思认识到了那不过是自己的优越感作祟,她开始正视和关切底层;不久之后,她又更进一步,开始意识到“关怀底层”也会成为一种优越感的来源,于是又开始反思,如何更真切、更具共情地去关怀底层。我相信,她也一定会继续反思和行动下去。这样一个通过不断的反思而进步的样本,我觉得对大家也很有参考价值。

点这里收听本集播客内容。目前只在小宇宙平台上线,RSS输出预计下周会搞定。

另外,我还制作了聊天环节的视频版,点这里可以观看(YouTube链接,墙内需梯子)。

我最近读了……

“黑命攸关”一年后的困境:脆弱的同盟、舆论倒退与右翼反击

“Black Lives Matter”在一年前因为弗洛伊德的死达到高超,但是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当今这场运动的困境:缺乏联结各族裔的新事件、美国解封重开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右翼团体的模仿和反击……文章的信息密度很高,且与丰富的背景信息相勾连,建议腾出20分钟的时间慢慢阅读。

苏妮·李和她身后的苗裔美国人

在美国读书期间,我才第一次知道亚裔美国人当中有一个“苗裔”,他们的祖先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苗族人,17-19世纪迁移到老挝、越南、缅甸和泰国的山地,后来在战争中大批成为难民,并在联合国的帮助下移居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

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女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的苏妮·李就是苗裔美国人,她的故事让很多人开始认识这个族裔。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30次见面。如果你还没有订阅,记得在下方输入邮箱地址免费获取更新。

下周再见!

方可成

2021.8.1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在追求“谁更强”的竞赛中,我们终将疏离,每个人都会深陷孤独;而在承认“我们都很脆弱”的袒露和拥抱中,我们有可能建立起基于尊重和共情的共同体。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新年好!愿大家的2024年平安顺遂。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深圳做了一场线下活动。感谢所有从不同地方出发,汇聚到现场的朋友们。时隔四年,再次在线下连接,看到每一张笑脸,令人感到格外温暖。 我在现场做了一个小时的演讲《我的媒体食谱2023:与生命历程和世界脉动的共振》。在这封信当中,我想提取其中的一个部分,与大家分享。 其实很希望有一个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好像Spotify、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那样的“年度内容摄取报告”,因为,从我们摄取的内容入手回顾过去的一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今大多数人的内容摄取都发生在社交媒体上,但主流的平台估计很难出这样的内容总结。因为,如果一定要诚实地总结,那么可能会是这样的: * 抖音:2023年,你浪费在看短视频和直播上的时间长达1000小时。 * 微信:2023年,你在微信公众号里面阅读了300篇假新闻,另外,你阅读过的100篇文章已经404。 * 小红书:2023年,你在小红书上感到焦虑800次,其中800次是因为别人塑造的虚假生活。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 * 依赖大数据、信息流的平台,有太多垃圾的、低质的,让你浪费时间的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

他们曾经在民意的浪潮上冲浪,但始终,他们难以成为造浪者。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