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4)监狱里能听什么音乐?

音乐对于监狱内的生活(无论是犯人还是狱警)来说意味着一种暂时的逃离和解脱。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1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4)监狱里能听什么音乐?
💡
一则通知
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先发布一则通知——新闻实验室的Instagram账号@hi.newslab开通啦,欢迎大家关注和互动。之所以开ins账号,是因为它越来越成为年轻一代获取信息与观点的地方,并且它的整体氛围比Twitter等平台要友善和健康很多,当然也比墙内平台更能容纳多元观点。平时在准备newsletter的时候,有一些更为短小的内容不适合通过会员通讯分享,只好舍弃,现在可以在Ins上与大家分享了,更期待与大家的互动。
刚开号两天,便遇上了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兵变的消息,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在社交媒体流传。我火速找到长期观察和报道俄罗斯的路尘,请她分享了一份关于俄乌战争的“媒体食谱”,她非常慷慨地将自己的信源列表分享给了我。详情就请见新闻实验室的Instagram账号啦。

本期会员通讯,为大家介绍一则很有意思的研究:在中国的监狱里,能听什么音乐?

研究最近发表于学术期刊《Media, Culture & Society》,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张筱叶。她长期从事监狱人类学研究,曾经上过一席谈监狱戏剧,录过《声东击西》谈监狱的管理和犯人的改变,也接受过访谈介绍监狱人类学的研究。这篇关于监狱音乐的论文是她的新作品,让我们对监狱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能启发我们思索法律、刑罚、规训与文艺作品、媒介内容消费之间的关系。

不允许私人收听,只作为背景音乐公放

在了解“听什么音乐”之前,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当然是:在监狱里,犯人能不能听音乐?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8)你问我答

政党制度与舆论极化、公共表达欲的保持、社会科学信息渠道推荐、香港本地资讯推荐、阅读英文新闻方法……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8)你问我答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7)当AI为三K党辩护

2025年3月,《洛杉矶时报》推出了一项新功能。该功能由生成式AI技术驱动,旨在为读者提供不同观点视角。然而,这项功能甫一亮相就引发丑闻,因为AI试图为臭名昭著的三K党辩护。 本期会员通讯将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还原AI的具体工作方式,试图发现问题成因,揭示AI在新闻业应用时可能出现的独特风险。 “AI 生成的内容可以无责任地随意重复任何言论” 3月3日,《洛杉矶时报》推出了名为“Insights”的AI驱动功能,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观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立场和相关议题的不同视角。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7)当AI为三K党辩护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6)再谈AI与人的认知能力

AI也会批判性思维了,人怎么办?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6)再谈AI与人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