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53)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害了青少年?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无节制实验。”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5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53)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害了青少年?

上个月底,纽约大学商学院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出版了一本新书,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其中也不乏争议。

Jonathan Haidt此前写过几本很有影响力的畅销书,其中最著名的是《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前几天我在参加C计划的阅读日直播时,听C计划的联合创始人蓝方说这本书对她影响非常大,帮助她理解了人们的意识形态根本分歧究竟从何而来,启发她如何面对差异。

Jonathan Haidt的另一本著名畅销书是《娇惯的心灵(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与他人合著),他在其中批评了美国的大学生们日益敏感、脆弱、回避真问题的讨论和挑战。那么,为什么今天的美国年轻人变成了这个样子?在他给出的几则原因当中,有一条是: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引用该书的中文版宣传语来说就是:今天的年轻人们“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在刚刚出版的新书中,他延续了这条线索,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全面开炮,认为它们给这一代青少年带来实实在在的伤害,呼吁将它们从青少年的生活中隔绝出去。

那么,这位著名学者的判断靠谱吗?我们是否真的应该禁止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

给青少年手机=送他们上火星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2)外媒“跪低”

“当这些机构自身受到威胁时,它们显然愿意从记协的保护中受益,但当记协遭到压力时,它们却不愿回报。”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2)外媒“跪低”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1)拜登和《纽约时报》

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的每一任美国总统,都接受过《纽约时报》的采访。但拜登没有。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1)拜登和《纽约时报》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0)MAGA共产主义

今年2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在莫斯科见到了一名24岁的美国青年。两人大约10分钟的聊天,被剪辑上传到了张维为的官方YouTube频道。在视频中,这位美国青年说:“我们的国家正在崩溃。工人阶级的工作很糟糕。我们的基础设施分崩离析。我们的政府在乌克兰、台湾、以色列和其它地方的战争上花费了数千亿美元。我们在一年内让 700 万非法移民进入国境……” 在那之前,这名美国青年其实刚刚到访过中国。今年1月,他曾受观察者网的邀请,到上海参加活动,并接受访谈。3月,在观察者网的支持下,他开通了微博和Bilibili账号,并获得了平台推荐,迅速积累了几十万粉丝。 这样一名年纪轻轻的美国人,之所以受到观察者网和张维为的重视,被他们奉为座上宾,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愿意批评自己的祖国、赞美中国的成就。实际上,这个名叫Jackson Hinkle的美国人,是“MAGA 共产主义”这个概念最卖力的推销员和代言人。这是一个非常诡异又很吸引眼球的概念——MAGA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川普及其极右翼支持者信奉的理念;而共产主义则是一种左翼意识形态。这两种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理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70)MAGA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