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这个似乎到处都是I人的时代,既是个体层面对内向者性格特质的认可,又反映着公共生活层面的失落。
目录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同一种东西,换一个说法,给人的感觉竟然可能完全不同。
比如“内向”。作为一个从小就笼罩在这个词的阴影之下的人,我的切肤感受是:和“外向”相比,“内向”多少带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当人们说一个人内向的时候,往往可能带有一丝遗憾和惋惜的意味,甚至让人觉得那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我的成长历程中还听过“内敛”、“内秀”、“腼腆”等等类似的说法,虽然感觉委婉了一些,但没有一个是我爱听的,也没有一个是我愿意主动使用描述自己的。相比起来,外向者拥有的其他形容词,无论是开朗大方,还是爽快活泼,都带有正面肯定的色彩。
但现在,人们(至少是年轻人)已经很少用“内向”这个说法了,取而代之的是“I人”——MBTI性格测试里面的第一个字母,I代表introvert(内向),E代表extrovert(外向)。
在如今这个MBTI大行其道的年代里,人们把“我是I人”、“我好I”挂在嘴边,丝毫不会认为其中有什么负面的意味。如果一定要说其中有什么感情色彩,倒有点“我是I人我骄傲”的感觉。
在这一点上,我可真羡慕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呀。要是我也从小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做一个I人就好了。
当然,I人的正名也并非仅仅因为名称的变化,它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性格特质更多的反思与讨论,以及对内向者优势和价值的发掘与承认。人们逐渐形成这样的认识:内向与外向只是汲取社交能量的方式不同,内向不代表不会沟通,内向者不一定不合群,甚至还可以在群体和人际关系中做出独特的贡献。
这可以说是一种洗刷污名的过程。它说明了我们对于性格特质的看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各种性格特质之间并无必然的优劣,但我们总倾向于给它们分三六九等。很多特质不会自然被看见和认可,它需要人们共同撑开一片天空。
最近,在”I人“这个话题上,我又发现了个体特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另一层互动关系。
我是从我们学校文化研究系的彭丽君教授那里得到灵感的。她在接受端传媒的访谈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有一点担心是,这几年年轻人好像很吽哣(无精打采,恍恍惚惚)。譬如我上课,都不知道怎样跟他们沟通。其实你们明白我在说什么吗?其实你们在想什么?当然今天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会令到他们觉得失落,不知道这个社会向着什么地方进发、很难望到将来。每个人都在说自己是I人,好像都在 justify 自己这个隔离的状态,而他又不需要告诉其他人自己在想什么,可能脑里想了很多东西,但没有沟通也没有行动,跟公共好像没有关系⋯⋯”
和她在同一所大学教书,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本身在人群中,I人和E人的自然分布应该是差不多1:1的,可是学生里面大多数人都说自己是I人。
这一定不是个体的“变异”,而是时代的症候。当连接他人、关心公共似乎成为一件困难重重且没有回响的事情,E人也会I起来。而在一个公共生活热火朝天、发出的信号总能得到回应的时代,I人也会E起来。
这样看来,这个似乎到处都是I人的时代,既是个体层面对内向者性格特质的认可,又反映着公共生活层面的失落。
但愿这只是一个人们正在默默充电、恢复能量的年代吧,时机合适的时候大家会再次连接公共的。而在那之前,怎么办呢?也许只能和我上课时面对沉默的学生一样,多做一些具体的场景设计,比如把教室变成围坐成一桌桌的样子,比如多多开发有趣的小组活动。I人的时代绝不应该是隔离的时代、原子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小环境,让人们可以更放心地参与和连接,同时也可以在互动中听到更切实的回响。
🎙️最近一期播客
如果你还没有听过最近一期的《新闻实验室》播客,推荐你听听这群年轻女性创业者的故事,感受她们的活力与真诚。她们填补的,是主流媒体留下的重要空缺,以及社交媒体平台上优质性教育相关内容方面的严重不足。她们对公司可持续性的探索,也能给创业者和小团队带来启发。
欢迎在苹果Podcast、Spotify、小宇宙等播客客户端订阅新闻实验室播客,适用于泛用型播客客户端的rss地址是:https://feed.xyzfm.space/xxkgbvrglujv
🙌 线下活动征集合作
去年12月,新闻实验室在深圳举办了一场线下活动,感谢当时到场参与的朋友们!今年12月,我们计划在北京办一场线下活动,时间预计在12月6日到10日之间的某一个下午/晚上。
我们想要征集场地、嘉宾等方面的合作。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有兴趣的话,请直接回信联系我吧~
🔥几则推荐
👆 《放晴早安》第四季开播了。在这期番外节目中,我和最近翻译出版了《修复世界》一书的张晶聊了聊——她也是播客《声东击西》的创始人之一。这本《修复世界》封面上写的“这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和放晴公园的理念完全契合。
👆 “中国传媒计划”(China Media Project)新开通的中文newsletter《田间》,报道全球华文媒体的动态和热点话题,值得订阅。
👆 哈佛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周恩来传记,这是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作家夏伟(Orville Schell)的书评。
👆 几个月前读到的文章,现在依然想要推荐给大家。通过华人传播学泰斗李金铨老师的笔,了解在两岸三地的政治与媒体世界里浮沉的李怡的一生。
👆 「入口」与「接口」的差别也造就了信息生态的巨大差异。在美国,无论是作为机构媒体还是个体内容创作者,都有更为丰富的渠道和工具选择,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之外有直接抵达受众的渠道,这些渠道通过接口互相连接。而在中国,受众和创作者都被深度绑定在了「超级应用」的「入口」里,逃不出来,即便所谓「私域流量」还是在微信这个超级应用里面。
👀几期近来的会员通讯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74次见面。欢迎通过各种渠道转发(从邮箱里点击最上面的大标题就可以获得本期newsletter的网址)。
如果你是从朋友的转发读到这篇内容,可以点这里订阅后续更新和查看往期内容。
下期再见!
方可成
2024.10.25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 Newsletter
订阅newsletter,通过邮件及时获取最新内容。(订阅免费,之后可以选择加入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