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乌克兰/俄罗斯相关资源|免费newsletter(048)

希望世界和平,希望战争结束之后,我们每一个人对历史、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深一层。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8 分钟阅读
乌克兰/俄罗斯相关资源|免费newsletter(048)
Photo by Tina Hartung / Unsplash

目录

亲爱的朋友:

一场战争正在全世界的目光中进行。准确来说,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武装冲突自2014年2月就已经开始。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全面战争打响。

这是一场社交媒体年代的战争,来自前线的影像和信息以及来自各方的点评和分析在包括TikTok、Twitter、Telegram、微博、微信、抖音在内的平台上流传。这既是让人们更直接了解和感受到战争的途径,又是让信息更加混乱的原因——各相关方以各种方式尝试影响舆论,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情绪剑拔弩张。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搜寻和研读之后,我在本期新闻实验室免费newsletter里面推荐一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场战争的相关资源。这些资源大部分来自英文世界,这并不是某种有意的选择,而是因为中英文世界在这个话题上的信息体量与质量确实相差很远,部分比较好的文章在墙内的存活时间也很有限。如果你有好的资源推荐,欢迎回信告知,我会在下次与大家再次分享。

如何关注实时进展

自俄军入侵乌克兰开始,一些朋友就开始密切关注实时动态,无心工作和学习,甚至寝食难安,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

其实就像大部分突发事件一样,我对“如何关注实时进展”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不必实时关注,尤其是不必通过社交媒体实时关注,除非这件事和你有直接的相关性,或者你要报道/研究此事,或者你真的是特别有时间和精力。

无论是刷Twitter还是刷微博,你都会遇到各种真真假假、夸大其词、挑动情绪的消息,白白消耗你的能量。即便是完全真实的消息,在刚刚被报道出来的时候,也是没有任何背景补充和意义解读的,而绝大多数人自己并不具备解读其意义的能力。比如北京时间27日晚上传出的消息是:普京下令将核武器置于高度戒备状态。那么,这意味着什么?核大战一触即发、世界濒临毁灭?普京黔驴技穷陷入疯狂,即将下台?中国到底有没有承诺给乌克兰核保护?自主回答这些问题,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能力范围,但它们可以轻易让你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这时更好的选择,是等一等,不必以小时、分钟来更新你对战况的了解,每天集中阅读一次汇总和解读足矣。

如果你一定要关注最新的实时进展,可以关注几家国际媒体关于这场战争的动态页面,还可以查看几个实时更新的汇总页面,包括由Centre for Information Resilience维护的众包地图、由Live Universal Awareness Map推出的信息汇总地图、由利用公开信息做调查新闻的网站Bellingcat维护的虚假信息列表相关报道

你也可以在Twitter上关注一些与此相关的list(列表),比如这个list里面就是关注俄乌战争的记者和分析师,你可以刷到最新的相对可信的消息;这个list里面除了记者和专家之外,还有双方的一些官方账号,因此可能带有更多的虚假信息,需要仔细识别。

在微博上,王磬路尘是两位值得关注的身处欧洲的记者。在微信公号中,“有据核查”每天会核查简体中文世界流传的主要虚假信息。

如何获取有营养的分析

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经常会有闪光的片段,但真正有营养的分析更多还是在文章当中。

耶鲁大学历史系研究中东欧的教授Timothy Snyder是乌克兰问题专家,他在Twitter上很活跃。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在Substack写一份叫做”Thinking about…“的newsletter,最近几期都是对俄乌战争的分析和点评。

另一位在Substack上写newsletter的学者是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的荣休教授Lawrence Freedman。他和他的儿子Sam一起写一份叫做”Comment is Freed“的newsletter,最近两期都是在谈乌克兰,非常有看头。

此外,曾在石溪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Noah Smith在他的newsletter上撰写关于俄乌战争的经济学分析。

在智库方面,美国最大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CSIS(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关于此次战争的专题页面上汇集了专家观点、研究报告、播客等多种形式的分析内容。

有哪些书单和背景学习材料可以参考

其实,即便是阅读成文的分析和报告,如果我们不具备一些基础的知识储备,读起来也会有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其实可以再退一步,将这次战争作为我们了解乌克兰、俄罗斯相关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入口,回到更为基础的学习中去。比起刷社交媒体的更新,这样的学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显然更累,但它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在焦虑当中一无所得。

哈佛大学研究乌克兰历史的教授Serhii Plokhy开出了一份书单,推荐了关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5本书,并且在访谈中对俄乌冲突的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他说,对俄乌关系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俄罗斯和北约,还要理解到:这其实是世界最后的帝国之一,也就是俄罗斯帝国解体的过程。在奥匈帝国开始解体的时候,俄罗斯帝国也有类似的趋势,但共产主义革命塑造的苏联让帝国的各个部分又结合了起来,直到苏联解体——当时,很多人都感到惊讶,因为它的解体没有伴随任何主要的战争或流血事件。现在看来,解体伴随的战争只是延迟了而已。

Serhii Plokhy推荐的5本书分别是:专注于分析俄乌关系的《Ukraine and Russia: From Civilized Divorce to Uncivil War》;牛津大学出版社“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系列中的《Ukraine》;由乌克兰政客Yuriy Kostenko撰写的半回忆录性质、记录无核化道路的《Ukraine’s Nuclear Disarmament》;乌克兰知识分子文集《Ukraine in Histories and Stories: Essays by Ukrainian Intellectuals》;乌克兰小说家Serhiy Zhadan的文学作品《The Orphanage: A Novel》。

当然,Serhii Plokhy自己的《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更是了解和理解乌克兰的必读。

研究共产主义和后共产主义国家的学术期刊《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最近汇总了一批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论文,推出了一个专题。研究中东欧和东南欧的学术期刊《Nationalities Papers》也汇总了与乌克兰相关的论文,直到3月底都可以免费阅读。学术论文数据库Jstor的科普网站Jstor Daily也推出了俄乌问题的背景阅读系列

如果你在寻找门槛更低的入门材料,那么可以看一看布朗大学历史系”Choice Program“的此专题。这个项目是为美国的中学教师提供关于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因为最终面向的受众是中学生,因此内容较为浅显,但都是各大高校历史系的学者讲解或审核的内容。

每一次重要的公共事件发生,都是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注意力的机会。而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则是这个年代每个人都要学会的事情。希望世界和平,希望战争结束之后,我们每一个人对历史、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深一层。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48次见面。如果你是从朋友转发读到的这封信,记得在下方输入自己的邮箱地址免费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下期再见!

方可成

2022.2.28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在追求“谁更强”的竞赛中,我们终将疏离,每个人都会深陷孤独;而在承认“我们都很脆弱”的袒露和拥抱中,我们有可能建立起基于尊重和共情的共同体。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新年好!愿大家的2024年平安顺遂。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深圳做了一场线下活动。感谢所有从不同地方出发,汇聚到现场的朋友们。时隔四年,再次在线下连接,看到每一张笑脸,令人感到格外温暖。 我在现场做了一个小时的演讲《我的媒体食谱2023:与生命历程和世界脉动的共振》。在这封信当中,我想提取其中的一个部分,与大家分享。 其实很希望有一个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好像Spotify、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那样的“年度内容摄取报告”,因为,从我们摄取的内容入手回顾过去的一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今大多数人的内容摄取都发生在社交媒体上,但主流的平台估计很难出这样的内容总结。因为,如果一定要诚实地总结,那么可能会是这样的: * 抖音:2023年,你浪费在看短视频和直播上的时间长达1000小时。 * 微信:2023年,你在微信公众号里面阅读了300篇假新闻,另外,你阅读过的100篇文章已经404。 * 小红书:2023年,你在小红书上感到焦虑800次,其中800次是因为别人塑造的虚假生活。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 * 依赖大数据、信息流的平台,有太多垃圾的、低质的,让你浪费时间的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

他们曾经在民意的浪潮上冲浪,但始终,他们难以成为造浪者。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