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微博会被取代吗?|免费newsletter(028)

虽然微博已是“粪坑”,但它仍然是唯一一款被授权成为广场的产品。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6 分钟阅读
微博会被取代吗?|免费newsletter(028)

目录

亲爱的朋友:

写这封newsletter的时候,都美竹曝光吴亦凡事件正在微博上迅速发酵。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吃瓜”事件,而是对可能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曝光。都美竹的发言非常勇敢和有技巧。

我想借这个由头,聊聊微博。

从2009年诞生至今,微博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款老产品。它也曾经历起起伏伏,微信出现的时候人们猜想它会被微信取代,2013年打击自由派大V之后人们说它从此只剩下娱乐明星了。但这两个预言都被证明是错的,微信的半公开/半私密属性注定了它和微博属于不同的赛道,而告别了薛蛮子、李开复时代的微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要依赖明星和为他们做数据的粉丝,但每次公共事件发生,人们能够想到的关注和讨论平台还是只有微博——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公共事件本身就是在微博上被曝光出来的。

之前请一位资深记者到课上做分享。他说,20年前,一介平民如果有什么冤情,真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写信给媒体,盼着媒体能派记者去采访。所以,那时候他去一个偏远农村采访,全村人会杀鸡宰牛招待他,会排成长队欢迎和欢送他。而现在,这样的情景不会再出现,因为大家有了微博。当然,真正能登上热搜榜的,需要是那些能准确击中网民情绪,但又不至于引来严厉审查的事件。

尽管依然有公共价值,但直言不讳地说,我希望微博这款产品被取代。

第一个原因:微博的产品设计和运营,容纳甚至滋长了太多的仇恨言论。通俗的比喻是,微博成了“粪坑”。任何社交媒体上都肯定会有肮脏的东西,尤其是在微博这样公开的平台上,这些我们当然应该理解。但是,微博对仇恨言论(hate speech,指针对少数群体的攻击言论)几乎不存在管理;从微博CEO@来去之间的发言来看,他对仇恨言论、权力关系等概念基本不理解。最近,我会有一篇与朋友合作的新论文发表,研究的就是微博上的仇恨言论,正式发表之后会再向大家介绍。

第二个原因:微博的商业利益极大伤害了它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没有人会期待微博做慈善。但是,微博赚钱的方式比起它模仿的Twitter来说有太多不上台面的东西。热搜榜的买卖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次吴亦凡的热搜就存在明显操纵痕迹。而因为吴亦凡事件,我去看了一眼吴亦凡的微博,发现他的微博评论无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只能按照热度排列。这应该是新浪给明星们的特殊优待:让他们可以牢牢地在粉丝帮助之下实现控评,新发的评论等于进了黑洞,不见天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近两年来太多人被迫离开了微博,没离开的也有很多不再发声,平日里时间线上的内容已经越来越食之无味。

但是,如果真的要回答“微博会被取代吗”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却会是:不会。

至少,微博的广场角色无人能够取代。其实新浪微博并不是中国最早的微博客,但早于它出现的饭否等产品只能死掉,只有新浪微博可以存活,因为只有它才能和监管层之间达成默契和信任。在中国,承担广场的角色需要的是民众的认可加上监管层的授权,缺一不可。新浪微博正好具备了这两者,饭否少了后者,人民微博少了前者。短期内,难以看到其他产品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条件的可能。

但微博的其他角色已经被其他产品取代,包括:对陪伴的需求,对优质内容的阅读需求,对同温层社交的需求,对陌生人社交的需求,等等,它们被微信公号、被播客、被新的社交app、被newsletter共同取代。

或许,越来越多人的使用习惯已经变成:听说有瓜了,打开微博,平时就让它安静地躺在手机的某个角落吧。

我最近读/听了……

南栅往事

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资深媒体人、原《看天下》编委、《新京报》"我们视频"副总经理彭远文老师原来曾经在东莞的一家文具厂当过4年的铣工(我都不知道“铣”这个字怎么读,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在打工期间去当地的图书馆借书看,之后发生的故事也许叫做“知识改变命运”,也许叫做中国媒体黄金年代的一个特殊案例。但这篇记录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切片,他拍下的那一长串工人遣散名单令人唏嘘。

Comic strip: Who needs a press pass?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一则漫画故事,讲述了“记者证”这个东西在美国的历史,以及它背后的权力控制。

【80后传媒史・人物志】白岩松:国嘴叫不醒躺平的年轻人? - 新•井户端会议

这期播客看似讨论的是白岩松,其实是对90年代中国电视改革的精彩阐述。我在港中大开设的课程“中国内地的媒介与社会发展”中也涉及到了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但讲述远没有两位主播那么精彩。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28次见面。如果你还没有订阅,记得在下方输入邮箱地址免费获取更新。

下周再见!

方可成

2021.7.18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在追求“谁更强”的竞赛中,我们终将疏离,每个人都会深陷孤独;而在承认“我们都很脆弱”的袒露和拥抱中,我们有可能建立起基于尊重和共情的共同体。

人性本弱|免费newsletter(073)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新年好!愿大家的2024年平安顺遂。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深圳做了一场线下活动。感谢所有从不同地方出发,汇聚到现场的朋友们。时隔四年,再次在线下连接,看到每一张笑脸,令人感到格外温暖。 我在现场做了一个小时的演讲《我的媒体食谱2023:与生命历程和世界脉动的共振》。在这封信当中,我想提取其中的一个部分,与大家分享。 其实很希望有一个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好像Spotify、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那样的“年度内容摄取报告”,因为,从我们摄取的内容入手回顾过去的一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今大多数人的内容摄取都发生在社交媒体上,但主流的平台估计很难出这样的内容总结。因为,如果一定要诚实地总结,那么可能会是这样的: * 抖音:2023年,你浪费在看短视频和直播上的时间长达1000小时。 * 微信:2023年,你在微信公众号里面阅读了300篇假新闻,另外,你阅读过的100篇文章已经404。 * 小红书:2023年,你在小红书上感到焦虑800次,其中800次是因为别人塑造的虚假生活。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 * 依赖大数据、信息流的平台,有太多垃圾的、低质的,让你浪费时间的

2023年,我的媒体食谱之“最”|免费newsletter(072)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

他们曾经在民意的浪潮上冲浪,但始终,他们难以成为造浪者。

冲浪者与造浪者|线下沙龙预告|免费newsletter(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