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09)青少年犯罪与社交媒体

在许多青少年罪案中,社交媒体确实是其中重要一环。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4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09)青少年犯罪与社交媒体
Photo by Maxim Hopman / Unsplash

十一假期,泰国曼谷发生了一起悲剧:在著名的暹罗百丽宫(Siam Paragon)购物中心里面,一名14岁的男孩开枪造成至少2死5伤的严重后果,其中一名死者为到泰国旅游的中国公民。

昨天,一位会员朋友来信提及此事,并介绍了在英国最近发生的另一桩糟心事——有着200多年树龄的著名地标“罗宾汉树”(Robin Hood tree)被砍倒。这棵树位于哈德良长城附近,因为电影《罗宾汉》而出名。它被砍倒的消息令很多英国人悲痛不已,而被逮捕的嫌疑犯竟是一名16岁的少年。

这位来信的会员朋友问: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今天的社交媒体和信息环境是否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正好有一些报道对此做了深入探究。因此,本期会员通讯,我们就来看看青少年暴力犯罪到底和社交媒体有没有关系。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5)AI如何影响选举

69%的案例都是AI发挥了有害作用,只有16%是良性的使用。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5)AI如何影响选举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4)几则给人希望的案例

不论资源多少,不论障碍大小,报道与传播总能找到方式与渠道,也总能获得回响。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4)几则给人希望的案例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3)抖音上的聋人创作者

“聋人身份”被不断商品化,文化表达被压缩进流量和消费的模板中。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3)抖音上的聋人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