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4)纽约新市长

马姆达尼的视频着重展示他真实地存在于纽约的街头巷尾,而不是仅仅坐在播客的录音棚里。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1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4)纽约新市长

几天前的当地时间11月4日,纽约市长选举结果出炉:年仅34岁的纽约州众议员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前州长、出身纽约政治世家的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成为纽约首位穆斯林市长。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心脏,人们选出了一位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的年轻政客。

本期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我们将着重分析马姆达尼胜选背后的媒体策略,以及媒体对他的态度。当然,我们也会看看人们怎样分析他胜选的原因。

一场由粉丝和创作者驱动的选战

马姆达尼在纽约市长竞选中的胜利,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场利用社交媒体、尤其针对年轻人传播的典范。竞选团队发布的短视频,深得网民的欢迎。

《连线》杂志报道说,他的竞选团队为民主党如何在线上与选民沟通设立了新的标杆。然而,这场胜利的故事远比竞选团队发布精心制作的视频要复杂得多。它真正的核心在于,马姆达尼的竞选活动激发了一种通常只为Taylor Swift或K-pop偶像等超级明星保留的现象:一个围绕着他的饭圈(fandom)。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3)重新思考创意产业里的“用爱发电”

过度强调理想主义和“热爱能抵岁月漫长”,无异于无节制消耗青年人。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3)重新思考创意产业里的“用爱发电”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2)郑智化事件中的舆论生态

强弱对比、敌我思维是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被操纵的。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2)郑智化事件中的舆论生态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1)中国如何管控外国记者

通过制造一种高度不确定的氛围,间接影响和限制记者的报道行为。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81)中国如何管控外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