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不要做一个手里只有锤子的人|免费newsletter(026)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见到的偏狭,其实是因为很多人的工具箱里只有锤子,或者只愿意去拿起离自己最近的那把锤子。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6 分钟阅读
不要做一个手里只有锤子的人|免费newsletter(026)
Photo by Moritz Mentges / Unsplash

目录

亲爱的朋友:

在前两周的免费newsletter里面,我谈到了自己几年前在博士课堂上的一次顿悟。今天我想再聊聊自己学到的另一句话:

“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么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是钉子。(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这句话非常生动——设想自己拿着一把锤子,是不是有一种什么都想去敲一敲的冲动?它最初的起源可能是某种民间智慧,但最广为人知的是被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是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那个)写进著作《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的版本。所以,它也被称作“马斯洛的锤子”。也有人把它叫做工具定律(Law of the instrument)。

我们在课上谈到这句话的时候,主要说的是做研究的时候不能由研究方法来左右研究问题。不能因为自己最喜欢用问卷调查法,就拿它来解决一切问题。对于不适合用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问题,你要么放弃,要么就去学习使用更适合的方法。

这句话其实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很有意义,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获得新的信息,而如何解读你获得的信息,就取决于我们的工具箱里面到底是只有锤子,还是有一套丰富多样的工具,比如螺丝刀、扳手、钳子等等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见到的偏狭,其实是因为很多人的工具箱里只有锤子,或者只愿意去拿起离自己最近的那把锤子。比如,一把经常被人用到的锤子就是所谓“歪屁股”,有了这个“大杀器”,任何自己不喜欢的言论都可以被这把锤子一通乱敲,最后也的确多半会被敲进墙里面,只是墙本身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再比如,所谓“三观党”也是拿着一把锤子去对待千姿百态的文艺作品。但凡涉及一般情感关系之外的元素,无论情节本身有多微妙,无论主人公的心理有多矛盾,无论人性本身有多复杂,只要祭出“三观不正”这把锤子,所有文艺作品都能被捶趴下。

如今在公共讨论中常见的锤子还有哪些,大家也可以自己留意和总结。

归根到底,马斯洛的锤子大行其道,还是因为如卡夫卡所说:人类有两大根本的过错——懒惰和没有耐心。因为懒惰和没有耐心,我们不愿去学习使用新的工具,即便有了新的工具也不愿意费力拿起。

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学家彼得·梅达瓦曾经有另一个有趣的比喻:“人的脑子对待新的想法,就好像人的身体对待一种陌生的蛋白质,那就是:拒绝它。”

我们在本能上多半都不喜欢去接触陌生的工具。所以有人专门利用这种惰性,写营销号的人就是这样,他们瞄准了你手里跃跃欲试的锤子,任何事件、任何话题,都能包装成钉子的样子送到你面前,让你狠狠地敲打,同时也狠狠地点赞、狠狠地分享。

但是,一个只有锤子的世界也太乏味、太面目可憎了,一辈子只会用锤子的人生也太无聊了。所以,我想人类其实也有另一种本能,那就是怀着好奇心去探索新的认识和解读世界的工具。

学术研究就是通过生产新理论的方式,给我们提供各种新的工具。好的媒体文章,则是用新的事实、故事、观点,来帮助我们充盈自己的工具箱。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很感激自己一直以来从事的几项工作,它们让我的工具箱变得更丰富,甚至是刻意催促我去寻找新的工具,而不是放纵我拿着一把锤子到处敲打。

希望我们都可以做背着各种工具的人。对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当神经元之间产生了新的连接,我们就学会了新的东西,而这种连接不仅在青少年时期会发生,在你的中年、老年也都可以发生。所以,补充工具箱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我很乐在其中,相信你也是的。

🎙【本期有声版】

以「小宇宙」app上的试播集的形式推出,可以点击这里收听🔊。

我最近读了……

像仓鼠一样追踪杀人犯

日本调查记者清水洁介绍自己的采访经验和职业理想。这里面有天赋,有执着,更有信念,有认准了正确的事情就去做的义无反顾。

他在目睹了一家电视台的打破伦理底线报道之后,选择加入这家电视台,从内部做了改造。他的讲述中带有行动者特有的那种急切和兴奋:“如果这个人了解了媒体行业的实际情况之后还是想干记者,那我会说,来吧!把一切推翻重来!加油干!”

The Rotting Internet Is a Collective Hallucination - The Atlantic

《大西洋月刊》的这篇长文作者是哈佛大学法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Jonathan Zittrain。他谈论的是互联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链接会因为各种原因失效,内容会被更改。如果说链接是互联网的一个核心特性,那么失效的连接正在让互联网腐烂。

如何拯救正在腐烂的互联网?存储网页历史记录的Internet Archive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作者和其他哈佛同事开发的Perma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26次见面。如果你还没有订阅,记得在下方输入邮箱地址免费获取更新。

下周再见!

方可成

2021.7.4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这个似乎到处都是I人的时代,既是个体层面对内向者性格特质的认可,又反映着公共生活层面的失落。

“I人”的时代|免费newsletter(074)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信息差”究竟怎样打破?|会员计划2024开学优惠

面向大众的、免费使用的平台,都不会是你能打破信息差、跻身“信息达人”行列的地方,它们只能是让你和众人变得一样、没有差别的地方。

“信息差”究竟怎样打破?|会员计划2024开学优惠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保持清醒,保持锐利|新闻实验室精品挂耳咖啡

阅读优质信息,品尝精品咖啡。

保持清醒,保持锐利|新闻实验室精品挂耳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