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 Hong Kong
- 254 Posts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00)十年回溯:我的学术起步与探索
早期是踉跄和挣扎,中期是犹疑和拧巴,最近两年才终于开始对学科的“主流”有了更平视的视角,以及批判的勇气。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8)看待中国媒体的人类学视角:新闻作为“货币”
新闻在为大众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成了连接与协调不同角色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各种角色实现形形色色目的的工具。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6)对抗虚假信息,究竟什么方法管用?
本期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我们回到一个此前常常谈论的议题:虚假信息(misinformation)。过去几年,虚假信息在学术界是一个相当热门的研究话题,不少学科的研究者都投入时间和资源去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发表的研究论文就算不是浩如烟海,也可以说是蔚为大观了。 那么,经过了这些年的研究,学术界到底有没有形成一些共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抗虚假信息?应该怎样获得一个更好的信息环境? 像应对气候变化一样应对虚假信息? 在介绍学界发现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前几个月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5)街头涂鸦是一种怎样的表达?
8月6日,几名中国留学生在伦敦涂鸦圣地红砖巷(Brick Lane)将几面墙刷成白色,然后涂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红色标语,让伦敦街头出现了中国城市里常见的场景。 这一涂鸦作品的主导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生王汉铮(艺名“一鹊”)在Instagram上表示:作品的目的是“用社会主义的构建方式来反殖民西方的虚假自由”。他说,西方的自由“内里隐藏着极大的文化阶段的权利不平等和剥削”。他这几段充斥着大词、混乱的语法还有错别字(应该是“权力不平等”,而不是“权利不平等”)的自述,连同他的作品本身,迅速引发了巨大争议,也引发了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的热潮,直至整幅作品被抹去。 本期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将会以这一事件为由头,深入谈谈街头涂鸦的历史和核心精神。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鹊的作品,以及随之而来的讨论及再创作。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4)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
近日,京津冀暴雨引发了重大洪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观察最近几天的媒体报道,我们大致可以观察到如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