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0)总编被误拉入机密聊天群

当《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被拉进一个聊天群组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会引发怎样过山车般的剧情,乃至影响美国政局。
事件发生之后,很多评论人士——也包括戈德伯格自己——都说,非常幸运的是,这次川普政府高官错拉的人,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而不是随便什么人,更不是敌方胡塞武装或相关方面的人。
那么,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到底会让这件事情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媒体主编处理这样事情的方式,能给人们留下怎样的经验和思考?
“死对头”被拉进群
2025年3月11日,戈德伯格在欧洲出差期间,突然在通讯应用Signal上收到了一条好友请求,发件人自称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沃尔茨(Michael Waltz)。Signal是一款加密性能很好的聊天app,但也只是一款由非营利组织开发的民用开源软件,不是政府内部或军用的特殊软件。
戈德伯格对这条好友请求感到诧异:虽然他曾在采访中见过沃尔茨,但双方并无私交,而川普政府向来对《大西洋月刊》和他本人持敌对态度。然而,出于职业敏感,他还是接受了好友请求。
戈德伯格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美国新闻人,长期报道外交、国防和政治领域,因深度调查和独家新闻而享有声誉。他的政治立场被视为中间偏左。他2007年加入《大西洋月刊》,担任国家事务记者;2016年升任总编辑。在他的领导下,《大西洋月刊》多次摘得普利策奖,读者数量显著增长。
过去几年,《大西洋月刊》屡次质疑川普对民主规范的无视和对权力的滥用。尤其是2020年大选前后,该刊与川普阵营的对立公开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抗态势。
《大西洋月刊》自1857年创刊以来,仅正式背书过寥寥几位总统候选人:林肯、约翰逊和希拉里·克林顿。而贺锦丽是这个名单上的第四位。
2020年9月,戈德伯格援引多名匿名消息源撰文,曝光川普曾私下蔑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美军官兵为“失败者”和“傻瓜”。该报道一出,激起轩然大波。川普立即公开否认,并猛烈抨击戈德伯格“编造假新闻”。不过后来有人侧面证实,总统确实这么讲过。
可以说,从那时起,戈德伯格就成为川普眼中最厌恶的记者之一。在随后几年里,川普多次在集会和网上点名辱骂戈德伯格,称其为“骗子”“卑鄙小人”“下流记者”等,怒斥《大西洋月刊》是“失败的激进左翼杂志”。
正因为这种敌对关系,此次事件发生时,戈德伯格认为沃尔茨不太可能在这种事情上主动联系他,很大可能是有人在假扮沃尔茨,想要诱骗或陷害他。即便如此,他还是通过了这位“沃尔茨”的申请,毕竟两人曾线下见过面,确为本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谁知,两天后的下午4点28分,戈德伯格在Signal上被沃尔茨拉进了一个名为“胡塞主管官员委员会小组”(Houthi PC small group)的群聊,十几位高官包括副总统万斯(JD Vance)、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Pete Hegseth)等悉数在内。群聊讨论的是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打击的作战计划。
专业的应对措施
在整个事件中,戈德伯格的应对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专业性:
本内容需加入付费会员后查看
Unlock full access to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 and see the entir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content.
订阅已经有账户?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