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58)口罩、传播与社会

完全成长于疫情时期的儿童可能会因为习惯观察佩戴了口罩的人脸,而习得和发展出不同的情绪识别模式。这对于他们的社交模式、情绪沟通也许会有长远的、还未可知的影响。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5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58)口罩、传播与社会
Photo by Volodymyr Hryshchenko / Unsplash

2023年3月1日,香港维持了近千日的口罩令全面撤销。除进入医疗设施及院舍外,市民们在室内、户外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均无需佩戴口罩。这标志着香港作为全球最后放开口罩令的地区之一,也解除了全部防疫措施。

口罩作为WHO官方推荐的防疫措施之一,也曾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有过不同的意涵。本期会员通讯,我们聊聊口罩这个陪伴了我们三年的生活习惯究竟怎样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社交生活,背后又有怎样的社会意涵和政治纷争。

佩戴口罩会影响人们的情绪识别和沟通吗?

一个人的脸部能够传达大量的社会和身份信息,例如种族、年龄、性别和情绪状态等。研究表明,戴口罩会阻碍人们的面部处理能力,进而影响到识别身份、人脸记忆、情绪表达、语言沟通的能力。

其中,情绪推断(emotion inferences)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能力,它需要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脸部表情、言语、肢体动作、所处情境等线索,去理解他人的情绪。

一篇发表于学术期刊《Cerebral Cortex》上的综述文章《Reading Covered Faces》总结道,人们在佩戴口罩时仍然能识别出他人的基本情绪,但情绪的识别准确度会下降,传递出的情绪强度变弱,也让对方感觉到的情绪真实性和感染力变低。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1)B站网民如何谈论女权

谈论女权的热门视频绝大多数都是由男性制作。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1)B站网民如何谈论女权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0)总编被误拉入机密聊天群

当《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被拉进一个聊天群组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会引发怎样过山车般的剧情,乃至影响美国政局。 事件发生之后,很多评论人士——也包括戈德伯格自己——都说,非常幸运的是,这次川普政府高官错拉的人,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而不是随便什么人,更不是敌方胡塞武装或相关方面的人。 那么,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到底会让这件事情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媒体主编处理这样事情的方式,能给人们留下怎样的经验和思考? “死对头”被拉进群 2025年3月11日,戈德伯格在欧洲出差期间,突然在通讯应用Signal上收到了一条好友请求,发件人自称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沃尔茨(Michael Waltz)。Signal是一款加密性能很好的聊天app,但也只是一款由非营利组织开发的民用开源软件,不是政府内部或军用的特殊软件。 戈德伯格对这条好友请求感到诧异:虽然他曾在采访中见过沃尔茨,但双方并无私交,而川普政府向来对《大西洋月刊》和他本人持敌对态度。然而,出于职业敏感,他还是接受了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0)总编被误拉入机密聊天群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9)最近的几桩媒体生死事件

媒体与金钱和政治权力的纠结关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9)最近的几桩媒体生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