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59)《纽约时报》“恐跨”风波
最近一个月,《纽约时报》在自由派圈子内部因为一场“恐跨”风波,遭遇了不少质疑和批评。
“恐跨”(transphobia)指的是对跨性别人士的偏见、歧视和恐惧。2月15日,一群《纽约时报》作者发表联名公开信,指责该报对跨性别议题做了具有偏见的报道,呼吁报社正视、检讨这一问题。这封信获得了超过1200名《纽约时报》作者以及超过34000名媒体工作者和读者的联署。但是,报社对这封信的回应非常强硬,认为自己的报道没有问题,认为那些提出批评的人不懂什么是好的新闻作品。
这起风波让不少人开始回顾《纽约时报》历史上对同性恋、艾滋病等议题的偏见报道,也再次展现了“新闻客观性”这个议题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当然,它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当下美国的“觉醒(woke)文化”(详见会员通讯409期)。
背景:青少年跨性別治疗的意义与争议
我们先来了解和《纽约时报》引发争议的报道相关的背景:青少年跨性别治疗(通过手术或药物进行性别重置)。
最近几年,美国寻求进行跨性别治疗的青少年人数呈上升趋势。尽管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这种治疗还是非常少的,但是已经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担心:这些青少年会不会根本没有想清楚,是不是一时冲动去做的手术?成年以后会不会后悔?
已有的研究显示,这类治疗的效果大体上是积极的,而副作用一般来说是比较轻微的。当然,如果要问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在接受治疗的50年之后会不会后悔,我们确实没有足够的数据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青少年跨性别治疗,大体有两派观点,我们简单粗暴地称之为“支持派”和“谨慎派”。
“支持派”认为,去看跨性别门诊的青少年数量之所以增加,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性别人士的能见度和接受度提高,更多的年轻人不再隐瞒自己,而是敢于公开自己的跨性别身份认同。这有点类似于左利手(左撇子)现象——其实人群当中本来就有一定比例的左利手,但是之前社会对左利手有一种污名化的压力,因此很多人不敢承认自己更擅长使用左手,甚至要强迫自己改用右手。但是后来,随着社会耻辱感的减弱,我们生活中可见的左利手的数就迅速增加了,这并不是因为左利手突然变多了,而是因为大家敢于承认了。所以,寻求跨性别治疗的青少年多了,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更多人敢于做自己了。
本内容需加入付费会员后查看
Unlock full access to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 and see the entir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content.
订阅已经有账户?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