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82)中非关系的一个侧面:培训非洲记者做正面报道
过去几天,来自50多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齐聚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次论坛将中国与非洲的整体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并且通过了未来3年加强中非合作的《北京宣言》和《行动计划》。 外界关注最多的,是中国政府向非洲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不过,中非关系远非只有经济上的援助。官方还非常强调“文明互鉴”、“打造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台”,推动“人文交流”等。 具体到媒体领域,中国实际上已经长期通过培训非洲记者的方式在影响非洲的新闻业,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这些培训到底对非洲记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期会员通讯,我们来通过最近出版的一篇学术论文来了解这个中非关系的侧面。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66)假如新闻专业毕业生才能当记者
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从业资格?这个问题时常被拿到公共空间中讨论。 在会员通讯第383期中,我们曾介绍对“记者证”的两类截然不同的看法:它到底是一种对言论的管制方式,还是一种确保新闻质量的门槛?一方面,倘若由政府来认定记者资格,的确会引发人们对言论空间的强烈担忧;但另一方面,如果有办法对一个个具体的记者是否负责任地做报道做出一定的认证,的确可以在众声喧哗中帮助人们快速筛选和识别出可靠的信息提供者。 在讨论记者从业资格的时候,有人可能会拿医生和律师来对比:当医生需要读医学院,当律师需要读法学院,当记者怎么就不需要经过学校里的专业训练呢? 当然,我们知道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没有医生和律师那么高的专业门槛。记者确实可以快速上手,在实践中迅速成长,而并不一定要先读个新闻专业。 但是,世界上的确有一个国家,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曾经要求所有的记者必须持有新闻专业的大学文凭。 这个国家就是巴西,它在1969年到2009年的40年时间里都曾拥有这样的规定。最近发表在学术期刊《Journalism》上的一篇论文追溯了巴西新闻界的这段特殊历史,从中折射出新闻学界、业界以及政府、工会等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8)看待中国媒体的人类学视角:新闻作为“货币”
新闻在为大众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成了连接与协调不同角色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各种角色实现形形色色目的的工具。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48)记者的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
人们对记者工作的描述和想象,往往集中在他们如何突破封锁、获取关键信息,如何与各色人等谈笑风生,如何妙笔生花、倚马可待,仿佛技艺与勤奋就是做好这份工作所需的全部,仿佛这份工作的辛苦主要就是身体上的舟车劳顿、生活不规律等。 其实,记者也是一种需要相当多情感投入的职业。不管是与人打交道,还是记录社会的阴暗面,不管是写作的过程,还是获取反馈的时候,都会消耗相当多的情感,这种消耗也是不少记者选择转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是此前人们比较少关注的方面,甚至很多记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