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12)“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在搞笑的段子和其乐融融的交流氛围之外,“TikTok难民”现象更多折射的还是冷酷的政治现实与过于稀缺的平台选择。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1 分钟阅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12)“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从昨天开始,小红书上涌入了大批外国人,他们自称“TikTok难民(TikTok refugees)”,试着将自己在TikTok上的内容搬运到小红书,在这里重建自己的账号。

这个突如其来的现象很有趣,在中外网民的意外相遇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段子,比如中国的学生把英语作业丢给外国用户,请他们帮忙完成。甚至有人感叹:世界大同了。不过,在搞笑的段子和其乐融融的交流氛围之外,“TikTok难民”现象更多折射的还是冷酷的政治现实与过于稀缺的平台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平台时代的难民。

本期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我尝试对这个新鲜现象做几个角度的解读。

TikTok用户是怎样成为“难民”的?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71)作为政治网红的Charlie Kirk

既是屏幕上那个亲切的网红,也是现实中那个愿意倾听你、为你战斗的领袖。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71)作为政治网红的Charlie Kirk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70)尼泊尔封禁社交媒体之后

在Discord上重塑国家未来。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70)尼泊尔封禁社交媒体之后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69)叙事播客的“快进式”兴衰

“从完全不赚钱,到赚到足够多到不用工作的钱,再到‘没有预算了’,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69)叙事播客的“快进式”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