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虽然我们无法左右风和浪的方向|免费newsletter(079)

但我们能够控制手中的帆。

方可成
方可成
需要 14 分钟阅读
虽然我们无法左右风和浪的方向|免费newsletter(079)
Photo by Sonja Langford / Unsplash

目录

你好吗?最近的国际局势可谓风高浪急,难免让人产生很强的无力感。我自己其实已经放弃紧跟几乎每个小时都会发生的最新动向,也已经不再试图去理解“川普为什么会这样做”——我明白有很多种理论,很多种说法,但在肆意挥舞的权力面前,“理解”似乎已经丧失了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前天我听到的一句话格外触动人心。

那是在我们学校著名的“天人合一”,一群来自云南大理的九年级学生和《放晴早安》播客团队的几名成员一起席地畅谈。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香港游学,除了逛港中大的校园之外,他们还会去拜访本地的社会企业、了解深水埗通州街的露宿者。在他们的行程中还有特殊的一站,那就是跟随一艘大型帆船出海,在海上过夜。他们的老师说,去年就曾有一批同学参与出海活动,大家从这段独特的体验中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启发。

“我们在船上看到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老师说,那句话的大意是:虽然我们无法左右风和浪的方向,但我们能够控制手中的帆。

这个质朴的道理,在当下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握紧手中的帆,不仅是一种生存之道,也是一种抵抗的方式。

昨天上午,我听了曾经和我合作多篇论文的学者Maria Repnikova做嘉宾的一期播客(主播是金玉米,如果你认得这个名字说明你大概率是我的同龄人😛)。这期播客的主题是从威权国家的视角来看美国最近的变化,Maria说,她在关于全球威权主义的课上会介绍各种不同的抵抗模式。其中一种模式叫做everyday meaning making,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意义。

她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方式,比如创造和享受一些感到愉悦的小小仪式,比如在不同的社群之间创造联结,比如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和发展友谊,比如参与艺术等创造性的活动……这些事情就像是在内心建造起一座小小的花园,在花园里你可以像植物一样生长,拥有茂盛的生命力。另一个比喻是,在坚硬乃至尖锐的世界里,通过这些方法为自己创造一个柔软的缓冲垫

这些柔软的、愉悦的、创造的、联结的小事,或许就是这个时代大浪当中的风帆。

👀 过去一段时间,我写了什么

上一期免费newsletter到现在,新闻实验室发布了八期会员通讯。我们谈论AI,也谈论纸媒;关注了美国的狗血剧情,也分析了中国平台上的话语。

825期826期,我们连续讨论了一个问题:长期使用AI,会让人变笨吗?比如,依赖AI输出文字,会让人丧失写作能力吗?凡事问AI,会让人失去思考能力吗?这些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我们既引用了最新的研究,也回顾了历史上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导致人的认知能力出现的变化。如果AI普及的浪潮势不可挡,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些反思当中总结出更好的使用AI的方式。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5)AI会让人类的认知能力退化吗?
AI让我的能力更强了,还是更弱了?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6)再谈AI与人的认知能力
AI也会批判性思维了,人怎么办?

关于AI在媒体当中的应用,我们最近关注了一个重要的案例:《洛杉矶时报》用AI自动生成多元观点,很快就出现了为臭名昭著的三K党辩护的丑闻。从这个案例当中,我们不仅能了解技术的局限,也能看到技术是如何受特殊的政治环境影响的。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7)当AI为三K党辩护
2025年3月,《洛杉矶时报》推出了一项新功能。该功能由生成式AI技术驱动,旨在为读者提供不同观点视角。然而,这项功能甫一亮相就引发丑闻,因为AI试图为臭名昭著的三K党辩护。 本期会员通讯将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还原AI的具体工作方式,试图发现问题成因,揭示AI在新闻业应用时可能出现的独特风险。 “AI 生成的内容可以无责任地随意重复任何言论” 3月3日,《洛杉矶时报》推出了名为“Insights”的AI驱动功能,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观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立场和相关议题的不同视角。

传媒世界发生的变化并不只有AI狂飙,其实纸媒也在这两年悄悄复兴——不过并非重现昨日的流行,而是以一种不同于刷手机的独特体验重新获得一部分读者和广告主的青睐。在这一期的通讯里,我们通过很多具体的案例,介绍了纸质杂志是如何获得新生的。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2)纸质杂志复兴
把一本厚页纸质杂志捧在手里,翻阅光滑的纸面、感受纸张和墨水的味道,阅读杂志的体验和刷手机视频的体验大相径庭。

最近一个月,美国仍然是新闻不断。其中一则和媒体直接相关的惊人(或雷人)新闻是:《大西洋月刊》总编辑被拉近了一个机密的聊天群组,群里讨论的是美军的作战计划。我们在通讯中回顾了这一事件,并着力展现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是如何处理这一事件的。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0)总编被误拉入机密聊天群
当《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被拉进一个聊天群组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会引发怎样过山车般的剧情,乃至影响美国政局。 事件发生之后,很多评论人士——也包括戈德伯格自己——都说,非常幸运的是,这次川普政府高官错拉的人,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而不是随便什么人,更不是敌方胡塞武装或相关方面的人。 那么,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媒体主编,到底会让这件事情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媒体主编处理这样事情的方式,能给人们留下怎样的经验和思考? “死对头”被拉进群 2025年3月11日,戈德伯格在欧洲出差期间,突然在通讯应用Signal上收到了一条好友请求,发件人自称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沃尔茨(Michael Waltz)。Signal是一款加密性能很好的聊天app,但也只是一款由非营利组织开发的民用开源软件,不是政府内部或军用的特殊软件。 戈德伯格对这条好友请求感到诧异:虽然他曾在采访中见过沃尔茨,但双方并无私交,而川普政府向来对《大西洋月刊》和他本人持敌对态度。然而,出于职业敏感,他还是接受了

此外,近来的一期通讯还关注了几桩媒体死生事件:川普的新政让VOA、RFA等媒体停摆,这个案例凸显了新闻与权力、金钱之间的纠结关系;最著名的数据新闻网站538关门了,再次证明了内容本身无法为王,有健康的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严肃杂志《Lapham’s Quaterly》在创始人去世后一度陷入停滞,但它最近在一所大学获得新生,这也说明大学可能是保留住部分媒体火种的地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9)最近的几桩媒体生死事件
媒体与金钱和政治权力的纠结关系。

近来,我们还通过一篇最近发表的论文,分析了B站用户是如何谈论女权的。其中一些有意思的发现包括:在B站,谈论女权的热门视频却绝大多数都是由男性制作;对女权的态度,以反对为主;B站用户眼中的女权“三宗罪”包括消费主义、西方自由主义、祸害国家发展。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31)B站网民如何谈论女权
谈论女权的热门视频绝大多数都是由男性制作。

最后,我们还发送了3月份的问答专刊,回答了关于国际秩序、公共表达等方面的问题。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28)你问我答
政党制度与舆论极化、公共表达欲的保持、社会科学信息渠道推荐、香港本地资讯推荐、阅读英文新闻方法……

🔥几则推荐

公具 - 事实核查,人人可行
FactCheckingTools.AI 公具 - 事实核查,人人可行

👆 “有据”的发起人魏星参与了今年的港中大卓越传媒人驻校计划。这是他在参与计划期间做出的重要成果,一个推介AI事实核查工具的网站。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各种具体的工具推荐和使用方法介绍。他想要实现的愿景是:借助AI的力量,让更多人可以上手做事实核查,提升自主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

今日清明,宜祭奠被404的声音
愿所有被消失的声音不安息,仍被听到,仍有回响

👆 谁能让文章从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消失?从这个小小的集合当中,我们可以管窥一二。

和一个“大厂心理咨询师”聊了聊,我有了一些离奇发现
给普通人一些如何阅读网络信息的启示。

👆 一篇传统媒体依靠专业主义识破社交媒体大V的爽文。

一家民办幼儿园的衰落始末
红利已经没了,那我们就面对现实

👆 这篇文章详细记录的故事读来令人心塞,但这样的记录是重要的。

🛠️ 我的阅读工具分享

经常有人问我用什么工具来集中整理和收取日常信息来源。答案是:Readwise Reader。我将自己订阅的newsletter和rss都导入其中,每天辟出时间集中阅读。

除了功能适合、界面舒适之外,它还内置有强大的AI自动总结功能,方便我们快速了解一篇文章/一封newsletter的主题。在订阅的信源数量多的情况下,这可以让我们更快决定哪些内容要细读,哪些内容可以快速浏览。

和大部分优质工具一样,Readwise Reader需要付费。官方网站提供一个月的试用,通过我的专属链接加入则可以获取长达两个月的免费试用时间。你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感受它的功能,再决定是否要和我一样为其付费。

记得通过这个专属链接加入,才能获取两个月的免费试用哦:https://readwise.io/fang/

💌

以上就是新闻实验室通过免费newsletter与你的第79次见面。欢迎通过各种渠道转发(从邮箱里点击最上面的大标题就可以获得本期newsletter的网址)。

如果你是从朋友的转发读到这篇内容,可以点这里订阅后续更新查看往期内容

下期再见!

方可成
2025.4.10

免费newsletter

方可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做过几年记者;除了「新闻实验室」之外,还发起过「政见CNPolitics」、「放晴公园」等项目。

评论


相关内容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免费newsletter(078)

处于边缘的人们,终究要找到地方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免费newsletter(078)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内容爆炸,关系稀薄|免费newsletter(077)

我们消费了海量的内容,却没有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

内容爆炸,关系稀薄|免费newsletter(077)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AI能给你的最稀缺的东西|免费newsletter(076)

被看见、被听到、被理解、被安慰的感受。

AI能给你的最稀缺的东西|免费newsletter(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