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专业主义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24)哈佛校长、反犹主义与言论自由

这两天,哈佛、MIT和宾大这三所美国顶尖大学的校长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她们对于巴以战争引发的校园抗议活动所做的表态,被一些人批评为支持反犹主义和仇恨言论,是对大学精神的侮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她们是在捍卫言论自由的原则,是坚守大学的价值。 今天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我们来谈谈这场争议,从中一窥言论自由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背后的政治哲学问题。 争议背景:美国大学校园里的抗议浪潮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24)哈佛校长、反犹主义与言论自由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2)媒体应该如何报道AI?

媒体对AI的报道仍处在“炒作周期”的中间阶段。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2)媒体应该如何报道AI?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已死”喊了很多年,更快溃败的却是社交媒体平台|免费newsletter(063)

本周二(4月18日)中午,北京长峰医院发生火灾,造成至少29人死亡。从火灾发生,到当晚官媒《北京日报》发出情况通报,其间近8小时几乎没有任何信息传出,这样的静默令人愕然。 端传媒的报道很好地总结了其中可能的原因。我想基于其中的信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今天,当我们提到“媒体”的时候,往往可能在说两种东西,第一是生产原创新闻报道的新闻媒体(或称“机构媒体”),第二是承载巨量信息、人人皆可发言的社交媒体平台,上面活跃着大量的“自媒体”。 在两者的对比之中,许多人觉得社交媒体平台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就像汽车胜过马车一样;它们也的确创造了更大的商业成功,吸引广告主带着钱跟机构媒体说再见;也有人觉得社交媒体的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同样超过机构媒体,因为它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降低了表达的门槛、形成了民众监督的力量、带来了“围观改变中国”的可能。 但是,在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入侵我们的生活十多年的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至少在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方面,社交媒体平台带来的可能只是一些虚假希望。 用一个我最近思考较多的概念——韧性(resilience)——来考察,北京长峰医院火灾显示

“新闻已死”喊了很多年,更快溃败的却是社交媒体平台|免费newsletter(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