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Blog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1)斯坦福校长被学生媒体拉下马

一家学生媒体的大一记者能够扳倒校长,靠的大概有两个关键词:专业、独立。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1)斯坦福校长被学生媒体拉下马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0)BBC顶级主播性丑闻风波

从这一风波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英国媒体生态的许多个侧面:默多克旗下小报的文化、公共媒体BBC的牌照费争议、新闻主播的道德要求、媒体如何自我监督……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90)BBC顶级主播性丑闻风波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9)短视频改变出版业

本月初,《纽约时报》曝出消息:字节跳动准备在美国成立出版社,进军图书出版业务。 这家互联网巨头之所以要做出版,是因为它旗下的TikTok(抖音海外版)上有海量关于图书推荐和点评的短视频内容,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书籍为中心的用户社群。 这是短视频改变出版业的一个最新重大案例。本期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我们就来聊聊TikTok和出版业的关系,看看短视频重塑了哪些逻辑。 BookTok:短视频造就超级畅销书 不少人对短视频平台的印象是:纯娱乐消遣。不过,在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平台TikTok上,也出现了一个庞大的读书群体。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9)短视频改变出版业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8)美国《国家地理》裁员风波

6月底,美国多家媒体报道了老牌杂志《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裁员的消息。中文社交媒体上也流传着关于它的诸多传言:有的说《国家地理》将全面停刊,有的说它将停止发行纸刊并全面转型线上订阅,还有的说《国家地理》裁掉了所有员工。 不少传闻后来都被澄清为假——《国家地理》并没有停刊,也没有停止发行纸质版本,只是将停止报刊亭渠道的发行。《国家地理》杂志总体发行量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读者直接订阅,报刊亭渠道只占很小一部分。并且,今后杂志的特刊仍将出现在报摊上。 不过,这本135岁的老牌杂志在数字时代的生存状况的确值得详细了解。本期会员通讯,我们就从这次裁员风波入手,深入谈谈《国家地理》这本杂志的运营模式、数字化转型和近几年的变化。 《国家地理》的影响力是如何产生的?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8)美国《国家地理》裁员风波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7)Threads会是更好的社交媒体吗?

本周,社交媒体世界里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重要平台。美国当地时间7月5日晚上,Meta旗下的Instagram正式推出了一款名为Threads的新app。Threads的基本定位是:文字社交、公共讨论——换句话说,就是抢Twitter的生意。 Threads上线第一天,就吸引了几千万人注册,成为有史以来最快受到热捧的app,风头甚至超过了ChatGPT。新闻实验室也是第一天入驻Threads的几千万账号之一(用户名与Instagram账号一致,都是@hi.newslab),并且发布了一则简明的《关于Threads的常见问答》,对一些基本的问题做了分析。 本期会员通讯,我们再来深入聊聊这个新的社交平台。当大多数分析文章都在从商业角度讨论“Threads会不会杀死Twitter”的时候,我更想讨论的是:Threads会成为更好的社交媒体吗?我们能期待它成为承载公共讨论的优质平台吗? 这两个问题背后的一个更核心问题是:我们还能期待社交媒体构建良好的公共领域吗? 健康的讨论氛围需要什么? 无论是Meta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还是Instagram的负责人Adam Mosseri,他们在对外介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7)Threads会是更好的社交媒体吗?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6)中国互联网打工人的意识形态

明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30周年。这30年来,中国被互联网改变,也改变了互联网。本期会员通讯,我们来了解一篇新近发表的很有意思的研究论文,从互联网打工人(程序员、白领和工厂流水线工人)的视角出发,探寻中国互联网的意识形态。 这篇论文发表于学术期刊《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作者是威斯敏斯特大学的那宇琦和岭南大学的潘毅。她们在深圳进行了6次焦点小组访谈——选择深圳,当然是因为那里既有高级科技公司,也有富士康工厂。在这6个焦点小组中,有2个是程序员小组(分别有5个人和6个人),2个是互联网公司白领(非程序员)小组(分别有5个人和6个人),2个是工厂流水线工人小组(分别有7个人和8个人)。 中国互联网的主流意识形态:技术民族主义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6)中国互联网打工人的意识形态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5)美国记者报道中国80年

从几个重要历史时间段,了解美国记者报道中国的故事。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5)美国记者报道中国80年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万众瞩目的潜水器与无人关心的难民船|免费newsletter(066)

一边是寻求新鲜而昂贵体验的几个富人,一边是被迫逃离窘境的几百难民,媒体是否给了富人的生命过度的关注?

万众瞩目的潜水器与无人关心的难民船|免费newsletter(066)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4)监狱里能听什么音乐?

音乐对于监狱内的生活(无论是犯人还是狱警)来说意味着一种暂时的逃离和解脱。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4)监狱里能听什么音乐?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3)诺奖得主为何批评路透《数字新闻报告》?

从曾经的积极参与到如今的公开批评,她的愤怒从何而来,又为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看待这份《数字新闻报告》带来了怎样的启发?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83)诺奖得主为何批评路透《数字新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