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平台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77)社交媒体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

无论用户们如何憎恨它们,平台也已经攫取了几乎所有资源,令人无处可逃。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77)社交媒体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6)Medium绝地求生

做支持优质内容生产和消费的平台,又多了一个未能实现野心的案例。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6)Medium绝地求生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3)抖音上的聋人创作者

“聋人身份”被不断商品化,文化表达被压缩进流量和消费的模板中。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3)抖音上的聋人创作者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2)台湾新闻议价法

台湾新闻界集体行动起来自救的重要一步。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2)台湾新闻议价法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0)引发众怒的AI实验

在一个被AI渗透的世界,人类的自主权面临着怎样的威胁。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50)引发众怒的AI实验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内容爆炸,关系稀薄|免费newsletter(077)

我们消费了海量的内容,却没有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

内容爆炸,关系稀薄|免费newsletter(077)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12)“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在搞笑的段子和其乐融融的交流氛围之外,“TikTok难民”现象更多折射的还是冷酷的政治现实与过于稀缺的平台选择。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812)“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34)OnlyFans与内容创作者的劳动

色情内容生产者和社交媒体上的其他内容生产者一样,成了在平台上没日没夜工作、困在算法里且看不到长久未来的劳工。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34)OnlyFans与内容创作者的劳动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26)什么样的平台更适合媒体生存?

今天的会员通讯,我们来聊一个重要而实际的问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新闻媒体究竟能不能获得流量和收益?为什么不同的平台对新闻媒体的友好程度会很不一样? 我们先从美国的案例说起,然后具体分析中国的平台。 美国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消费 近期,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篇调查研究,分析了近年来美国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消费情况。数据显示,有三成的美国成年人经常通过Facebook获取新闻,接下来是Youtube和Instagram,TikTok以14%的比例位列第四。 从绝对值看,14%的比例不算高。但是如果我们具体看TikTok的受众就会发现,2023年有43%的TikTok用户表示他们经常从平台上获取新闻,仅次于X的53%,和Facebook持平。 如果加上时间维度,趋势就更明显了:2020至2023年,只有TikTok是一条陡然向上的曲线,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里一枝独秀,而X和Facebook的用户经常在平台上获取新闻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背后可能和“新闻回避”、“新闻疲倦”等时代情绪有关(参见会员通讯683期)。而从平台的角度看,这也是平台的主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726)什么样的平台更适合媒体生存?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74)Google与媒体的一段往事

一个是担心被同行包抄的科技巨头,一个是急于从硅谷得到哪怕一点点阳光的新闻行业。如果说前者带着焦虑和着急的心情,那么后者就是极度焦虑、仓皇求生的姿态。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674)Google与媒体的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