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newsletter
在本网站输入邮箱地址订阅即可免费获得。每两周发送一次。
游戏成瘾・阿里丑闻・消费互联网的死胡同|免费newsletter(031)
亲爱的朋友: 本周又是大事频发的一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运势持续走低。先是腾讯等公司因为官媒批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而股票大跌,后有《华尔街日报》消息称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计划对美团罚款约10亿美元。正在写这封newsletter的时候,又有阿里巴巴女员工指控客户和领导性侵的消息被曝出。 差不多从去年11月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开始,人们熟悉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跌落神坛,这里面既有夸大的污名,也有值得关注的真问题。下面,我就来分别谈谈这两个方面。 网络和游戏成瘾是问题,但解法不是“禁毒” 本周二,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发表了一篇批评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的文章。关于此事背后的政治和商业角力,可以阅读我的前同事马昌博的解读,他是有着丰富与官员打交道经验的前时政记者,我信赖他的分析。 从新闻采写的业务角度来说,《经济参考报》的文章是非常糟糕的,基本上是事先定下结论,然后去找各种“证据”——其中不少证据并不能直接支持作者的观点,它们有的是极端个例,有的是缺乏直接因果关系的数据。 更重要的是,将游戏比作“精神鸦片”、“新型毒品”,是对网络和游戏成瘾问题的极大误解。仿佛问题的根源就在游戏本
在奥运会里,我们看见了什么?|在土味视频中,我们看见了什么?|免费newsletter(030)
亲爱的朋友: 一周不见,又发生了许多事情。 相信很多人都在看奥运会,有朋友写信跟我说: “近日奥运会成为了国民热议的话题,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许多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言论以及网络暴力行为,在浏览评论区时我不免会感到伤感,河南灾情的网络舆情让我觉得感动,而奥运会这种民族间产生摩擦、矛盾的事件又让我对这片舆论场心生厌倦。彷徨之余不知道出路在何方,不知道老师您怎么看?” 我想起小时候看奥运会的模糊记忆。大概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吧,那时我9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天非常炎热,家里也没有空调,就把凉席铺在客厅里,在凉席上坐着或躺着,吹着电风扇,吃着冰棍和西瓜,从电视上看了快一个月的比赛。 那时的奥运会仅仅存在于电视荧幕里。央视播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解说和主持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想;除了和家人朋友的讨论,我们也并不知道其他同样在看着比赛的人们是怎么想的。我们最关注的,自然是中国队得了几枚金牌,但那是一种纯粹的喜悦。 今天的奥运会不仅存在于电视荧幕里,还存在于微博热搜上、微信群聊和朋友圈里,以及各种各样其他的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的信息,远超央视播出的那些画面,解说和主持人也不再是最能影响
不要做一个手里只有锤子的人|免费newsletter(026)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见到的偏狭,其实是因为很多人的工具箱里只有锤子,或者只愿意去拿起离自己最近的那把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