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newsletter
在本网站输入邮箱地址订阅即可免费获得。每两周发送一次。
陆地与岛屿,哪个大,哪个小?|免费newsletter(045)
亲爱的朋友: 这是新闻实验室的免费newsletter在2022年第一次与你见面,希望你一切都好。 前几天,我和几位同事去南丫岛看了一个关注岛民乡村生活的艺术展,展览的名字叫“南丫说:”。 香港不仅有繁华都市,也有郊野乡村。而同为乡村,北部新界的乡村与离岛上的乡村又大不相同。 南丫岛是香港主要的离岛之一,据说名字来源于岛的形状——像“丫”字,或者英文字母Y,再加上位于香港岛的南边,就叫做南丫岛了。南丫岛上有几个主要的海湾,其中北边的榕树湾最热闹,充满异国风情,许多老外居住在此,平日坐船往返于中环,单程大概二三十分钟,周末也有很多游客前来。 而岛南边的索罟湾和模达湾,则更为本土,居住的大多是渔民和村民。这也是前几天我们的目的地。 一年多之前,有一批文化艺术工作者来到南丫岛南边的村子里,开展了为期九个月的社区研究,发掘水陆居民的生活,创作了十几则艺术展品,目前正在索罟湾的海边展出。 展览的联合策展人梁宝是中文大学毕业的博士,她带我们看了展品,并介绍了这个艺术+研究计划的缘起。她说,此前对海岛和乡村的叙事,要么只是“XXXX年重建天后庙”之类的历史记录和官方宏大叙述,要么是陈词
坏人奸,好人要更奸|免费newsletter(044)
「您曾在自己的博客中说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鼓吹者,那么现在作为学者的您,是更加理想主义了,还是走向了某一种的其他主义呢?」
世界依然很大,依然引人好奇|免费newsletter(042)
亲爱的朋友: 这期的免费newsletter来得稍微有点晚。最近两周临近期末,又碰上两年前购买的Macbook Pro突然坏掉无法开机,实在是有些焦头烂额,原定周末行山的计划也被迫取消了。(这里也想要提醒一下拥有2019年款Macbook Pro的朋友,这款机器的问题多多、口碑很差,千万做好数据备份。) 昨天是本学期“Journalism Theory and Analysis”的最后一次课,主题是“新兴的新闻形式”,比如解释性新闻(以Vox为代表)、对话型新闻(conversational journalism)、聊天机器人(chatbot)推送的新闻、解困式新闻(solutions journalism,“放晴公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小小实验)。我还邀请了在欧洲的宁卉远程连线,来给大家介绍“跨境合作新闻”(此前她也在新闻实验室播客里面讲解过这个主题)。 宁卉在分享中提到,跨境合作报道是近几年的热门趋势,打开任何一家给新闻项目提供资助的基金会,几乎都在强调这个概念,给跨境报道提供支持。我问她:这似乎和大家近两年谈得很多的“全球化退潮”、“去全球化”不太一样,为什么大家没有缩回自己
和“没有答案”共存|免费newsletter(037)
在这个正在经历巨大变化、几乎所有人都看不清前路的时候,我们或许都应该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接受“没有答案”也是一种答案,至少是暂时的答案。
“21世纪开始于2001年9月11日”|免费newsletter(036)
亲爱的朋友: “911”事件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刚刚过去。在各种相关的文章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卫报》社论里面提到,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曾经在事件当晚写下一句判断:21世纪从这一天开始了。 托尼·朱特是我最喜欢的思想家之一,之前也曾在荐书视频里面推荐过他的书。我好奇地去搜索他文章的原文,发现这是他为《新共和》杂志写的专栏文章。然而《新共和》杂志最近20年命途多舛(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105期曾经详细讲述),原来的网站早已分崩离析,托尼·朱特当年的文章现在已经无法访问。 好在还有“互联网时光机”这个神奇的工具。依靠它,我找到了文章的网页快照。原来,托尼·朱特的文章是这么写的(括号里是我的翻译): On Tuesday morning, September 11, from my window in lower Manhattan, I watche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