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免费newsletter

在本网站输入邮箱地址订阅即可免费获得。每两周发送一次。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翻山越岭的意义|免费newsletter(064)

“人如何看待自己无法改变的因素,如何创造意义,都有很多可能性。”

翻山越岭的意义|免费newsletter(064)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属于青年的时间与未曾抵达的未来|免费newsletter(063)

相信他们懂得关怀、拥有勇气、能够建立广泛的社群联结,相信他们会带来新的可能性。

属于青年的时间与未曾抵达的未来|免费newsletter(063)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新闻已死”喊了很多年,更快溃败的却是社交媒体平台|免费newsletter(063)

本周二(4月18日)中午,北京长峰医院发生火灾,造成至少29人死亡。从火灾发生,到当晚官媒《北京日报》发出情况通报,其间近8小时几乎没有任何信息传出,这样的静默令人愕然。 端传媒的报道很好地总结了其中可能的原因。我想基于其中的信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今天,当我们提到“媒体”的时候,往往可能在说两种东西,第一是生产原创新闻报道的新闻媒体(或称“机构媒体”),第二是承载巨量信息、人人皆可发言的社交媒体平台,上面活跃着大量的“自媒体”。 在两者的对比之中,许多人觉得社交媒体平台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就像汽车胜过马车一样;它们也的确创造了更大的商业成功,吸引广告主带着钱跟机构媒体说再见;也有人觉得社交媒体的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同样超过机构媒体,因为它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降低了表达的门槛、形成了民众监督的力量、带来了“围观改变中国”的可能。 但是,在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入侵我们的生活十多年的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至少在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方面,社交媒体平台带来的可能只是一些虚假希望。 用一个我最近思考较多的概念——韧性(resilience)——来考察,北京长峰医院火灾显示

“新闻已死”喊了很多年,更快溃败的却是社交媒体平台|免费newsletter(063)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作为公民的坂本龙一|免费newsletter(62)

“我不能保持沉默。”

作为公民的坂本龙一|免费newsletter(62)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人不会输给AI,只会败于自己|免费newsletter(61)

如果有一天人类被AI取代,那一定不是因为AI太强大,而是因为人类自我迷失了。

人不会输给AI,只会败于自己|免费newsletter(61)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潮水的方向因何而变?|免费newsletter(60)

这是我作为知识分子,想要改变潮水方向的方式。

潮水的方向因何而变?|免费newsletter(60)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我们都记得|免费newsletter(59)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是阴谋还是默契,是决心向前还是不忍回头,总之,人们似乎已经将那些痛苦与不解抛在了脑后。

我们都记得|免费newsletter(59)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给流离失所的公共生活寻找家园|免费newsletter(058)

亲爱的朋友: 一晃,距离上一封信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北方已经秋凉,南国依然是热气蒸腾。希望你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好好生活,好好休息,照顾好自己。 前阵子,一位记者朋友换了工作。她在告知大家这一动向的时候,提起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Journalism in China is not dying, it's homeless. 意思是,新闻业在中国并不是正在死去,而是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精准的比喻,它在“生”与“死”这两种人们最容易想到的状态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与想象的方式。其实,只要一个社会依然有对真相、公义、理解、沟通的追求,新闻业就不会真的死去。我们面对的问题其实是:在政治、商业、技术、民粹的多重挤压之下,中国的新闻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旧有的那个叫做“传统媒体”、“市场化媒体”、“自由派媒体”的家园。 虽然还没有找到稳定可持续的新家,但很多人都在努力,

给流离失所的公共生活寻找家园|免费newsletter(058)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开学寄语:把镜子变成窗户|免费newsletter(057)

亲爱的朋友: 开学季快乐!即便你已经不在学校,也希望“新学年开始了”这件事,能给你传递一些对未来的期待、对自己的期许。 在上周日学院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上,我分享的内容是: 最近我了解到一个概念,叫做“fresh start effect”,说的是在新的时间节点上——比如新年,人们会更有动力去制定新的规划,比如一年要读30本书、每周要去四次健身房等等,总之就是想要洗心革面,做一个新的自己。 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我们幸运的是:每一年有两个fresh start,一是1月1号的新年,二是9月初的新学年。我希望大家在这个时候都觉得自己充满能量,既然来到了新的学校开启新的学业,那就可以做一些自己期待的改变。 还有20%的人是能完成自己的新年计划的! 时间有限,我并没有展开来论述怎样去设想和实践一个“新鲜的开始”。我想,它应该不仅仅是多读几本书、多去几次健身房那么简单,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涉及心态与观念上的转变。 之前我曾读到美国记者Sydney J. Harris的一句话:“The whol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开学寄语:把镜子变成窗户|免费newsletter(057)
免费订阅后可查看 免费内容

和服·丁香·拉萨·高温|免费newsletter(056)

亲爱的朋友: 最近的不少事情,都让人产生一种“会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会发生”的感叹。而理解这些事情的发生,往往并不需要复杂高深的理论,只需要简单的推理。 8月10日,苏州淮海街(日本风情街)上,一名警察高声批评一位穿和服的女孩,宣称她“寻衅滋事”,并将她带到派出所问话、翻查手机5个小时。 这件事情当然是让人极为惊讶的,它的逻辑也根本不通。但细想一下,苏州和服事件的发生其实早有预兆。如萝贝贝总结的,“从取消一个夏日祭,到夏日祭地图连起来是什么什么地图的阴谋论,再到取消漫展,然后是到漫展上给coser的食物里藏针,现在(站在日本风情街上)穿(角色造型)和服算寻衅滋事。一个月还没到。 ”其实还可以看得更远些,近年来以“境外势力”为核心的阴谋论,已经将民族主义之火吹到了极为旺盛的程度。与国外的任何关系,都可能被视为不忠的理由,不管这样的理由有多荒谬,也总有人为其呐喊。 事件的另一元素——“寻衅滋事罪”,也早就被质疑了很多年。批评者早已指出它的“口袋罪”问题,只不过这样的批评往往被销声。和服事件中的警察脱口而出这一罪名,也说明他心底里非常清楚“

和服·丁香·拉萨·高温|免费newsletter(056)